设置

关灯

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鼓声(第1/4页)

    四周也没啥人看热闹,显然这阵子这样的事多了,不过从四周人的反应来看,似乎黑云龙的举措确实是不太得人心。

    “说有什么用?”一个河南商人不满的道:“和记说能解决,总归是要在朝廷找人脉打通关节,等一切弄好了,黑总镇这边取消禁令,咱们这几个月就算彻底荒废了。”

    “唉,原本想着刚入冬,能好好赚上一笔,这下毁了。”

    “和记到底是商家,怎么和朝廷斗?朝廷这是要掘其根基,没有钱赚,和记的商团军还怎么养的住?没有兵,恐怕就更要任人揉捏。”

    “天子威加四海,士农工商皆在天子抚育之下,咱们商人又是四民之末,有钱也在朝廷说不上话。不要说那些朝中的大员,就算黑总镇,要在蓟镇把和记封门,和记又能怎么样?不见张大人自己都回新平堡了,胳膊难拧大腿啊。”

    一片悲观的论调引起了广泛的赞同,确实是如此,和记一直在退让,朝廷则是展现出咄咄逼人的感觉。

    从现在的态势来看,很多人感觉朝廷在此之前对和记的提防有些过份了。

    张瀚不仅没有野心,恐怕还没有实力。

    很多人就是这样想的,在和记成为威胁的时候,很多人视为洪水猛兽,觉得和记力量太强,随时可能向大明挥刀。

    而张瀚退让了,朝廷明显的开始针对和记出手的时候,又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和记在草原的成功恐怕只是偶然,蒙古人已经过于虚弱,被和记捡了漏钻了空子。

    又或是蒙古人在历次与大明和女真的战事中耗光了力量,和记趁虚而入。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和记在与蒙古的战事中耗光了实力,现在只剩下残兵勉强控制草原,甚至连草原也未必真的完全控制住了。

    这样的情形下,人们感觉张瀚只能退让,和记也只能退让。

    张瀚未必是有多委屈,很可能是迫不得已。

    实力不够,只能隐忍。

    这种猜测在蓟镇变得越来越有市场,人心就是这样,忽左忽右,很容易被人所左右。

    但史从斌从未怀疑过和记的能力,对和记能解决眼下这危机也充满信心。

    和记的潜实力,史从斌这几年见识的太多,和记的高效和组织性,更是叫他心生畏惧。

    对侄儿史可法等人,史从斌多次劝说,力图使众人不要与和记为敌,怎奈收效甚微。

    史从斌甚至隐隐有分家的想法,如果将来和记夺取天下,他可不愿与和记为敌,更不会为了大明而殉死。

    当然如果能维持现在的这种局面是最好,可惜往往会事与愿违。

    史从斌感觉短期内就会出现变化,但他也说不好是何种变化。

    就在这时,城中突然响起了鼓声。

    众人都茫然四顾,不知道鼓声因何而发。

    再看城头四角都是红旗招展,加上鼓声,这是总兵在下令城中戒严,任何人不准随意外出,需要赶紧回到住处不能在外走动。

    三屯营为蓟镇总兵驻地已经很多年,出现这样场面的次数并不多。

    自戚继光之后,蓟镇已经很久没有象样的敌人攻过来了。

    张臣等人为总兵时,还经常率精锐骑兵出塞,蒙古人也并不是对手。

    到万历中期之后,蓟镇和辽镇都衰弱了,各镇都以守御为主,而不是主动出击,到这时也没有多少外敌来袭扰蓟镇,毕竟东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