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粮价(第2/3页)

    也道“官府也不能太较真,大粮商岂是一般人,都是各太监和公侯府邸的出身,顺天府拿他们有什么法子?再者说也是湖广的粮没上来,听说天津到临清一路粮食都涨了,连江南的也在涨。”

    “江南不提了。”史从斌随口道“天津倒真的是在涨,一石一两四钱,和京师价格一样。”

    各人都是愁眉苦脸,担水李只摇头,说道“这样下去,百姓要没有活路了。”

    “你们莫慌。”史从斌笑道“通州大仓最少还有过千万石,真的涨上来,朝廷会想办法的。”

    京师是重中之重,朝廷在通州有大仓,每年四百万石漕粮是稳定的定海神针,有这些老经验在,史从斌一番话倒是将这几个京城人安抚住了,各人从史从斌处借了些银子,都是不敢回家,趁着时辰还早,赶紧去外头大街上的粮店里买粮去。

    “三叔,”史可诚道“怎么京师涨上来这么多,要是这么着,朝廷理应开仓放粮了。”

    “这事很难说。”屋子里只有自家两个侄儿在,史从斌说话就随意许多,他道“通州大仓的粮,主要是用来保障皇家,太监,勋贵,百官,还有京营驻军的吃食,这加起来就好几十万人,一个月一人一石粮总是要的,一月几十万石,还得包括蓟辽驻军和宣大驻军的军粮,大仓的一千多万石粮,也就够一年的折腾,今秋漕粮已经运上来了。要等新粮得到明春,你说,皇上敢随意把大仓的粮拿出来平抑?”

    史可法终于写完了书信,抬手揉着手腕子,听了叔父的话,他有些不以为然的道“三叔又危言耸听了。大雪封道,漕船难行,有些波动也是常见的事情,怎就把事情说的这么险恶,好似京畿一带就要缺粮一样。”

    史从斌呵呵一笑,转过话头,说道“你刚写信给谁?”

    “黄宗羲,字太冲。”史可法道“其上京来上奏疏,乞给东林诸君子平反,嗯,就是为其父而来。”

    “这人是个孝子啊。”史从斌赞道“听说他手刃崔呈秀,皇上都知道了。”

    “也没有。”史可法道“黄太冲是在大堂上斥责崔某人,使其又惊又惧,后来没多久崔某就被处死,并非被太冲所杀。”

    “原来如此,看来是传言不实。”

    史可法不愿多谈这事,大家虽知是谣言,但自黄尊素被魏阉所害之后,黄家在浙江老家过的很艰难,黄宗羲是长子,这几年带着弟弟们奉母在老家过活,兄弟们每天读书,收的租子不多,勉强够吃食而已,一大家子读书人,黄家那点地也就供个温饱吧。

    黄宗羲在上个月至京师,正赶上提审崔呈秀,一群东林大佬的后代冲到刑部大堂,把崔呈秀揍了一通,打的这个阉党重要人物灰头土脸,胆战心惊,后来传出谣言,说是黄宗羲大义凛然斥责崔某,崔某哑口无语之际,黄宗羲上前扑扑几刀把崔某扎了个透心凉。

    这事连皇帝也知道了,后来才知道是完全的瞎说八道,这事正好是在铲除阉党的紧要关头,朝廷出需要黄宗羲这样的忠臣孝子来助阵,于是黄宗羲旬月间名声超过了同辈,传颂于大江南北。

    不过史从斌对这事并不是很在意,他问侄儿道“你写信于他,是何事?”

    “明年必开恩科,我与几位好友要一起应考,打算搬住以一起砥砺文章,互有些进益。黄太冲住在绍兴会馆,我打算叫他来一起读书,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