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路(第2/3页)

    主要重火器的运用,这也是明末时明军做战的一个特点。

    白刃战是骑兵和家丁的特长,对营兵疏于管理和训练,朝廷经常欠饷,军需也远不足用,对此情形上下均是清楚,营兵的作用就是排列战阵,打放火器,挫敌锋芒,最好能将建奴的冲锋挡住,然后将领们集中家丁骑兵追击砍杀,用这种办法获得胜利。

    大将军炮或二将军炮,盏口炮,虎蹲炮,佛郎机,此次出征,以北路军和西路军火器为最多,南路军是辽镇兵为主,骑兵稍多,火器数量也并不少,火器最少,路途最艰险最远的便是东路军,自宽甸一路北上均是深山密林,女真人道路更熟,地形更加有利,大型火器搬运也很困难,数量也会很少。

    只要正面以营兵挡住,然后精锐家丁骑兵冲杀,然后焚毁沿途村寨城池,荡平女真统治的核心区域,击败其主力,不一定要歼灭,这个战略目标的核心不是歼敌,而是攻克赫图阿拉,毁灭女真全族的元气。

    这也是成化三年时明军征伐女真的打法,靠着有名的“成化大征伐”,女真人的元气过了百年之久才渐渐恢复,这一次当然也是打算与成化年间一样的做法。

    这也是一定要四路出击的理由所在,只有这样可以防止女真人率主力远避,把仗拖成烂仗,最终使明军在深山老林里找不到敌手,徒劳无功,糜师费饷。

    刘铤的身量不高,但身体壮实的惊人,他年纪也不小了,早在几十年前他就随父亲四处出征,早年以征讨西南夷为主,后来万历二十年时的壬辰倭乱时刘铤也曾入朝参战,到此时他已经是个老将,但仍然腰背挺直,精神健旺,在听到杨镐的话时,他坐实了此前的流言和猜测,紫铜色的脸上满是无奈,他知道东路军这个苦差和险差必定是自己的了。

    杨镐做了大体的训示后,一个幕僚迈步向前,开始讲解详细。

    如事先放的风一样,大军出动主力战兵九万余人,另外还有三万到四万人的民夫,总兵力十三万人左右,分为四路出击。

    除了明军之外,叶赫兵预计出兵两千,这个数字叫不少人为之不满,叶赫部与建州部已经是死仇,此次用兵,叶赫部还是不肯出尽全力,首鼠两端,导致北路军实力并不很强,如果叶赫肯出尽全力的话,北路军也可以独当一面。

    东路军方面已经知会朝鲜国王,朝鲜方面答应由都元帅姜弘立,副元帅金景瑞率兵一万三千人出战,朝鲜兵如果肯打的话,这一路的实力倒是不差,可在场的人都知道,朝鲜方面对这场战事没有太大的兴趣,出兵也是协助为主,指望他们披坚执锐,几无可能。

    明军的四路以西路军为主,主帅不出意料的是杜松。

    接令时,杜松一脸自负,狂傲之色尽显无余。

    西路军出兵三万,保定总兵王宣和原任总兵赵梦璘也在这一路,听从杜松调遣,各总兵分领其标下将领出征,有都司管游击事刘遇节,参将龚念遂,参将柴国栋,游击王浩,张大纪,杨钦,汪海龙,管抚顺游击事备御杨汝达等,监军为兵备副使张铨。

    北路,也就是开原路,总兵马林,管副总兵事游击麻岩,管铁岭游击事都司郑国良,管海州参将事楔碧,管新兵中营原任参将李应选,游击葛世凤,赵启祯,守备江万春等,兵备佥事潘宗颜为监军。

    南路,也就是清河路,总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