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一十章 发饷(第3/3页)

    又是十几万人受灾,震毁的房屋就过十万间。

    这些事如果有一个强有力的中枢,赈灾肯定是第一等的大事。

    前宋时就是这样,一有灾朝廷就很重视,赈灾施粮,招募男子为军,给他们收入和改善未来生活的希望。

    明朝最大的失败就在赈灾无力上,若只是小型的天灾,就算赈灾不利,有小规模的动荡,时间久了也自然就消化了。

    万历末年到天启年间,小规模的起义已经开始了,但因为受灾时间不久,规模不大,始终未成规模。

    崇祯年间,受灾时间长了,规模也大了,陕西,山西,河南,受灾都很严重。

    农民起义终于大规模爆,但明朝还是不知改悔,赈灾上仍然舍不得银子,甚至变本加厉,因为辽事继续在北方加派军饷,最后结果所有人都知道。

    这几年山西的年成也差,张瀚这里大捧的银子下来,每个人眼中都变得十分热切。

    “怎样才能当上队官?”有人看着队官拿三两银子,眼热极了。

    三两银,吃住在营里,完全能省下来,一年就能攒够盖一套青砖瓦房的小院的钱,这个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当几年弓手,可以盖一套小院,买十几亩地,一家老小都有了生活下去的产业。

    “俺要留下来。”张春牛也是孝子,他家日子也不是很宽裕,想到自己能赚回大捧银子时父母的表情,他咬了咬牙齿,一瞬间就变了心态。

    “俺当然会留下来。”李守信两拳握的很紧。

    半个时辰不到,所有人领完银子,张瀚嘴也说的干了,他挥挥手,下令道:“各人继续原有动作,继续训练。”

    “是,大人。”

    这一次所有人都昂挺胸,不少人在偷眼瞄队官手里的银包,但不妨碍他们大声的回话。

    张瀚回到签押房,梁宏已经等了很久。

    最近张瀚主要精力用在这里,也出行了几次,巡行了十几个分店,给部下们提振一下士气。

    帐局和骡马行的扩张在山西都差不多到了一个,张瀚决定不再开设分店,也不继续扩张,保持现有的局面不变。

    并不是他保守,而是自己的力量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没有大的变局,守好现在的局面就很不错。

    张瀚自己留在巡检司这边,期间只回过一次新平堡,他也给玉娘写了封信,很简单的报了次平安,并没有说更多的话。

    梁宏刚来不久,见张瀚进来,他从椅子里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