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两百九十二章 利益不一致(求订阅)(第4/4页)

    大概的意思就是,百姓只要服从就行了,不能让他们知道的太多。衍生的意思就是,百姓懂的太多就难以管束,会使得天下动荡,威胁社稷安稳。

    作为当今封建社会的头子,大宋皇帝,赵煦一时间,着实难以开口,不知道说什么。

    蔡卞见着,连忙说道:“官家,此事臣等会掌握分寸,向百姓传达,争取百姓支持,大力推动‘田亩丈量’的进度,一定会如期,按时的完成既定任务……”

    赵煦回过神,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四人,道:“广建书院这件事,要尽早推行,要向生员灌输‘新法’,要生员进行更大规模的宣传,这一点很重要,很迫切。邸报,也要进行放大,不止发给各级官府,要利用各级机构,如书院,驿站,各级府学,县学等,扩散给所有人……”

    苏颂,韩宗道两人色变,章惇,蔡卞跟着面露凝色。

    朝廷的事情,什么时候需要向普通百姓解释了?

    但见赵煦一而再的强调,他们也只能应下,却没有说更多。

    赵煦端起碗,心里明白,皇帝与朝廷的立场以及利益并不是始终一致的,‘新旧’两党并不是完全敌对,在某些问题上是一样的,毕竟他们阶层相同。

    这些事情,还得赵煦认真督促,甚至亲自着手安排。

    “官家,”

    蔡卞见气氛有些不对,连忙说道:“经过臣等的考察,在十六个县,发现了几个能力,品行卓越的人,中牟县,雍丘县等知县,行事果断,遇事不退,臣等十分欣赏,建议拔擢,以激励开封府各级官吏。”

    赵煦想起了那个郑贺致,笑着道:“不错。重赏,但不要立刻升官调离,等事情稳一稳再说。”

    “是,臣等也是这样考虑的。”蔡卞说道。

    赵煦端着碗,道:“丈量田亩已经有些进展了,人口普查该提上日程。开封府是重点,其他地方,下令给各州府,要他们普查,上报人口情况,先看看他们怎么做。”

    章惇道:“是。政事堂以及开封府一直在做准备。臣等考虑着,今年的春闱就要开始,还得等春闱结束后。”

    春闱定在二月十四,现在已经是二月初,确实很快了。

    赵煦想着科举上的一系列事情,同样事关开封府的改革,点点头,道:“好。考题朕考过了,今年就这样,下一次,朕来出。”

    章惇出的考题,大幅度压缩了经义部分,着重了‘务实’,很明显,他想要挑选变法派士子,为变法储备人才,压缩反对派的政治空间。

    “是。”章惇道。

    苏颂与韩宗道默默对视一眼,两人没有说话。

    作为‘旧党’,他们一直被排斥,这不是第一次。具体的政务,越来越多的落在章惇手里,使得这个‘事实宰相’的权力日益扩大,距离真正的宰相,没多远了。

    赵煦等人的话题,迅速转到了科举上。

    在开封城等待春闱的举子,高达万人,按照以往的惯例,朝廷要录取几乎一千五百人,这个比例是相当的高。

    他们大部分人不会立刻得到官职,得到的一半以上还是虚职,但不管怎么样,只要中了进士,那就是领了朝廷俸禄。

    科举,是大宋冗官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现在,除了政事堂以及吏部的寥寥几人,没有更多的人知道,朝廷已经决定对冗官问题进行着手处置,第一步就是科举!

    今年的科举,在章惇的计划里,只会录取不到三百人,是往年的五分之一左右!

    万人录取千人,十比一;可要是万人录取三百人,那就是三十、甚至四十比一了,这样的录取比例,是前所未有的低!

    可以预见,这次科举放榜之后,开封城里的士子决然不会轻易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