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零五章 重活第二世(第2/2页)

    通老百姓家庭也讲究一个风水之说,想着将祖宗葬个好风水,以此来护佑后人。

    冥冥之中诸多联系难以理解。

    李鸿儒迅速走近。

    他也不知道过去和太上皇聊点什么。

    和老年人的交流是个麻烦事,彼此交流的代沟极大。

    年岁的成长让见识和智慧迅速走向成熟。

    只是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太子便对妖怪的故事没了兴趣,更无须说太上皇。

    “去我的大安宫坐一坐”

    太上皇开口,随即勉强将身体支撑起来。

    两个宫娥迅速上前靠近搀扶。

    “老了老了”太上皇笑道。

    凌烟阁宴时,他昂首阔步,更是能随手弹奏琵琶唱歌。

    此时的他有几分摇摇欲坠的步履蹒跚。

    见得李鸿儒神情略异,他随口自嘲了两声,这才走在了前面。

    李鸿儒跟随上去时,刘仁景比划了几个手势,不过李鸿儒没想明白。

    待得慢慢走了十余分钟,李鸿儒这才看到一幢宫殿,上面挂着大安宫三字。

    沉重的红木大门推开,传来深宫中冷寂的嘶鸣。

    大安宫中数张宣纸飞舞,待得推门后,这些宣纸迅速飞舞,齐齐落回了原地。

    “字不成体,画不成器,尽出了一些顽皮之物”

    太上皇指指那些低级的字帖和画宝,笑了一声。

    “字能叙意,画能宜情,能提笔成宝,您的境界已经非常高了。”

    李鸿儒想了想,硬生生拍了一个马屁。

    “江湖司办了一个画师的活动,你又不是没见识过好画”太上皇道“我这些都是小鸡啄米图,不值一夸”

    太上皇找了一处龙椅,又对李鸿儒示意了座位。

    喝退宫娥后,他才继续开口。

    “你觉得孤与大隋文帝相比之下,如何”太上皇道。

    见过太上皇,李鸿儒也见识过大隋文帝。

    此时太上皇问了一个问题。

    这大概才是喊李鸿儒过来聊天的正题。

    “您比他年轻多了”

    两者都是开国的帝王,一个是大隋,一个是大唐,双方文治武功出色,彼此的功绩难于做比较。

    李鸿儒寻思了好一会儿,这才用年龄回了一句。

    “你这回答太讨巧了”

    太上皇想听的不是这些,但李鸿儒回复的没毛病。

    比大隋文帝年轻是他的优势,也让他在对局中更具备底气。

    他赢了,文帝输了。

    太上皇思索到此,倒没了什么攀比的心思。

    彼此都是苟延残喘,他下场要好多了。

    “皇上曾经带你追杀过文帝,他死透了没有”太上皇问道。

    “文帝肉身被击毁,元神难言。”

    李鸿儒亦叙说了唐皇带队入地宫后的追杀情况。

    最终局中,唐皇、李淳风、袁天纲和他都看到了元神远遁的光亮。

    诸人当时有着一些私下的猜测,但最终没有结果。

    直到杨素出现,李鸿儒才确定了一些事情。

    “你这说法倒是与皇上没区别”太上皇点头道“我听说洛阳城出了一具白骨之妖,那骨妖真是杨素”

    “我师兄有一面折扇是杨素的真迹,施法后被他强控了,或许真是杨素死后成妖”李鸿儒回道。

    “这就是重活第二世啊”太上皇叹声道“文帝夺天地造化之功很可能便宜了杨素。”

    “那岂不是更好”

    两人交流时,只见远远之处,唐皇踏步而来。

    他一声回应给予了太上皇。

    “杨素是人臣,再出色也只能成就一方诸侯,难有帝王之姿”唐皇道“他取了造化之功,远比被文帝使用的下场要好。”

    “大隋这是将后路亡在了内耗之中”太上皇道。

    “君王多猜忌,也便冷了良臣的心”唐皇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是他们没有掌握好君臣的尺度,将杨素捧得太高了,杨素晚年时钱财可敌国,所有大城中都有他的产业,他用不完钱财,只能将自己府邸早晨拆毁晚上重建,营造修缮从不停止”

    太上皇和唐皇互问互答,从文帝提及到杨素的身上。

    这让李鸿儒真正了解到了杨素在前朝的权势和风光。

    想想杨素还在李府,李鸿儒数天没回去,也不知道杨素住得怎么样,腿脚毛病如何。

    虽然有着提前的沟通,但他也担心杨素可能出现的喜怒无常,想着早点回去看看情况。

    待得太上皇和唐皇说上诸多,唐皇凝望而来。

    “刘仁景说你没去藏书秘阁,你这是没看上落日弓”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