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章:议立太子(第2/3页)

    是顺了他们的意,但是他们却要在这等小事上纠缠不休?

    朱祁钰在一旁看着,心中也大略猜出了孙太后的用意。

    她老人家,虽然已经打消了南迁的打算。

    但是还是想要把事情攥在自己的手里。

    今上亲征也有些时日了。

    孙太后在宫中,一直恪守本分。

    什么事该插手,什么事不该插手,这中间的度拿捏的十分准确。

    她不可能不清楚,自己的这道懿旨意味着什么。

    相反的,她是在借此机会,试探朝臣的态度!

    只可惜,她挑错了人……

    于谦上前一步,叩首拜道:“圣母容禀,先前皇上御驾亲征,曾命郕王监国,如今皇上不幸陷于虏贼之手,京中庶务不可久旷,臣冒死进谏,请圣母下旨,命郕王总摄大政,监理百官。”

    朱祁钰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这就是于谦啊!

    他才不会怕什么威胁和试探,他只会按照自己心中的信念做事。

    孙太后的试探,若是换个人可能还会纠结一番。

    但是到了于谦这,压根不用多想。

    既然程序不对,那就让程序合法便是。

    现在之所以出现这么尴尬的局面。

    就是因为郕王有监国之名,无监国之权。

    孙太后手握京中大权,但是却没有插手政务的名分。

    毕竟,凡是太后干预政务,必须要有皇帝的授权。

    现在的情况,皇帝陷于敌手,勉强可以比拟天子幼弱,无力处理政事。

    但是同样,因为皇帝不在京城,孙太后也不可能获得皇帝的明诏授权。

    便是有,这等危难时刻,朝臣也不可能接受女主临朝。

    所以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郕王真正行使监国之权。

    他是这么想的,于是便这么说了。

    丝毫都不在乎说完之后,孙太后陡然一变的脸色。

    孙太后的神色的确不算好看。

    她心中已经有这个预料。

    但是却没想到,于谦会这么直接的将她顶回来。

    要知道,刚刚于谦的一番话,基本上算是打脸了。

    压根没有理会她的懿旨,而是在自说自话。

    换句话说,她的诏命被直接无视了!

    没有驳回,但是同时也没有提起,直接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这简直比直接驳回她的懿旨,更让她难受。

    一时之间,孙太后被气得胸前起伏,脸色都是一白。

    看的朱祁钰心中不由得暗暗一乐。

    数遍他前世今生,可是头一遭看见孙太后被气成这个样子。

    虽然明知道不该幸灾乐祸,但是他的确忍不住。

    不过话说回来。

    这也能够看出,孙太后的政治定力不够。

    这种事情,在朝堂之上,简直不要太常见!

    且不说,这只是一道连口谕都算不上的懿旨。

    便是真正的圣旨,在真正走完程序,下发到六科之前,大臣们都不会太过在意。

    毕竟朝政是大家商量着办的,断没有君上一人,一言而决的道理。

    何况,于谦眼下面对的,还不是正经的皇帝。

    所以他拒绝起来,根本就是毫无负担。

    孙太后扫视一周。

    见没有任何一个朝臣出面,指责于谦不对,便知道自己刚刚的举动太冒失了。

    按下心中怒意,孙太后感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