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33章 意外的导火索(第2/3页)

    目前来看,郭子仪、诸葛亮似乎都能作为一一方统帅存在,那么是不是有一种可能,用这两人代替守在贵霜的皇甫嵩。

    讲皇甫嵩从贵霜那边解放出来,直接丢去西域,随时准备对帕提亚发起全面的进攻。

    纵使二者的潜力大于皇甫嵩,有可能达成韩信等人的军神境界。

    但是现阶段而言,都远不如皇甫嵩给力,一旦皇甫嵩调去西域,那么他们就有了和帕提亚扳手腕的力量,甚至于和罗马里应外合,二分帕提亚也不是不可能。

    一个成熟的大军团统帅天花板,对于一只大军的战斗力而言,提升是巨大的。

    现阶段的皇甫嵩,能让他们对付帕提亚的胜率再高一成。

    从帝国战场的角度而言,两只军魂军团,都未必能让胜率高出一成,而皇甫嵩能做到这一点。

    走到了这种程度的统帅,真的是重新定义了大军的价值。

    就算是双天赋军团,能靠着自带的组织力,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指挥所带来的差距,但是差距就是差距,

    个体差异、军团差异、天赋差异,到了最后的大军差异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就像是吕布,天下第一强者,丢在帝国战场上,能拔高百分之一的胜率,都能算吕布变态顶天了,更多的情况是吕布在那种战场上顶多算个超级兵,能砍死百十来个士卒都算成功。

    而统帅的随意一个指挥,就可能送上千人去死,二者的差距直接被无限放大,战争的规模越大,越会造成这种致命的差异。

    “你们的设想实在是太危险了,孔明好不容易创造下的优势,我们绝对不能浪费,一旦开始大肆调兵,极有可能引起帕提亚一方的注意,失去先手对于我们来说很是致命”

    陈曦摇着头否决了一群人想要调动皇甫嵩去西域的行为。

    实在是时机不成熟,他们国内一揽子破事没解决,大军主力都不在本土,这种时候非要掀起战争,简直不可理喻。

    虽然他承认,这些人说的都有道理,北匈奴那是必须剿的,不剿大家都睡不好。

    可是这个剿灭,也得讲究方式方法,至少在西域和中原的道路没有修建完成之前,他是坚决不同意这种激进的处理办法。

    陈曦其实也想打,但是他对于自己的定位很清晰,那就是一个保守的鸽派,不管他本人怎么想,至少他需要表现出的政治立场,必须是一个鸽派。

    而郭昊,这个大将军,则必须是一个激进的鹰派,然后刘颖居中统领,这样一来才能达成朝堂之上的政治平衡,也是对于后世所流的一笔政治遗产。

    到了他们这个阶段,很多事情,就已经不得不考虑对后面的影响了。

    最终,这一次的政务厅议事,还是在陈曦的镇压下结束了。

    不过在讨论的过程中,还是迸射出了不少的火花,值得进行尝试。

    首当其冲的,就是先行和罗马建立联系,诸葛均和司马朗爽快地接下了任务,并且找到了王越的徒弟曲阿做保镖团的领队。

    其次就是贵霜了,虽然大家之前大打出手,但是帝国利益面前,一切都是可以让步的。

    大不列颠,在帕提亚的这个问题上,是绝对不会倒向汉室的,因为和汉室比起来,帕提亚才是他们最天然的战略盟友。

    双方一东一北,可以很有效的遏制罗马的扩张,而且彼此之间绝对不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