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五十章 章节数字太过微妙所以不起标题了(第2/2页)

    开始尝试生产硫酸铵,碳酸铵,尿素。

    现在咱们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氮肥生产国家了。

    又是个被迫反杀的故事,你说你惹兔子干啥嘛?

    而在农业领域,化肥这玩意一用.......产量那真的是天翻地覆。

    没用化肥的土地和使用化肥的土地,亩产差个一到两倍简直不要太正常。

    此时此刻,从导游再次化身农业顾问的施音,便在对田宝成等人介绍着化肥的用处。

    当然了。

    金坷垃什么的只是说笑,这时候推的必须得是咱们自己的中化化肥,根正苗红的国企:

    “诸位,我手中的这包清简装化肥是目前最好的肥料之一,比你们自家的沤肥都要好上许多。

    用了这个化肥,我们可以保证大家每亩田的产量不会低于三百斤!”

    施音的话一出口,顿时如同一个1掉进了一堆0里头一般,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代表团抵达这里之前,兔子们只给出了每口人可以分得的田亩数,并没有对农民们提及每亩地的具体产值。

    毕竟口说无凭,没有旋耕机播种机的对照,容易被人以为在夸大其词。

    而另一边呢,农民们对此也没多问。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耕地无外乎能种和不能种两个类型。

    按照包括瘦小男子在内绝大多数代表的想法就是,如果见到的田是那种被双首牛吸食过地力和人气的干裂渣土堆,那么说什么也不会同意搬迁。

    但如果见到的耕地勉强能出粮,那么就回去和大伙说一声,一起签字老老实实种地。

    期望值硬要说的话肯定是有的,否则瘦小男子也不会嚷嚷着想看地了。

    但这期望值顶多也就是上等田和下等田的区别,亩产差值在十来二十斤吧。

    毕竟这就是他们认知里的极限了。

    因而骤然听闻施音所说的亩产三百斤,代表们顿时出现了不同种的意见。

    例如田宝成所在的这块区域,便有好几位代表发出了看法。

    “不可能滴,咋可能有那么高的收成哩?”

    说这话的是一位七十上下的老者,老实巴交中又偷着些许精明。

    他曾经担任过一座村落的里正,为人还算公允通达,所以在代表团中威望不低,此时只听他信誓旦旦的说道:

    “额在东临城做过村子里正,额爹在徐川城没破前也做过里正,下等田上等田极品田额都见过,就莫得一家能有这么高的收成哩!”

    上了年纪的人就这样,很多事情已经形成了固有观念,极其难以撼动。

    在他身边,先前那位询问过田间位置的瘦小男子则犹豫了一会儿,说道:

    “钱叔,您的话俺信,俺也没见过亩产能有三百斤的种子。

    可俺也寻思着...这华夏人没理由骗咱们不是?

    如果人家要坑咱们,直接在城里逼咱们按手印或者直接动手不就成了?犯得着这么麻烦?”

    另一位高达男子想了想,说道:

    “会不会是那些人怕在城里动手,会把其他城里的人吓走,所以把咱们引到这儿来....就跟噶韭菜似的,长一批噶一批,城里的就是韭菜那不会断的根?”

    听到这话,始终没怎么发声的田宝成有些忍不住了,主动出声道:

    “这位大哥,你知道这次咱们有多少人申请‘回乡计划’吗?”

    见男子摇摇头,田宝成比划出了个数字:

    “一万三千多人!

    就算那些华夏人想干啥,他们能无声无息的把一万多人给吞了?

    咱们出城是种地的,有事没事都会回城里看看。

    按照你说的噶韭菜...咱们这批人被噶走了,一万多人没一个回城里,城里的其他人会察觉不出异常?

    “理是这么个理......”

    里正老者摸了摸胡须,说道:

    “可这一幕地出三百斤的粮食,额从小到大都没听过哩。”

    眼见众人交谈的声音越来越大,一时隐约有失控的迹象,施音连忙朝边上的勤务人员打了个眼色。

    很快,勤务人员拿着一筐稻穗走了过来。

    .........

    .........

    注:

    今天恢复双更,明天三更,月票请投起来,双倍月票就到四号,这个月爆肝加更,不低于18万字!!!

    稍后会有一个求月票单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