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八四章 捡到一只牛(求订阅,求月票)(第2/3页)

    ,掌声一下子上了一个量级。

    于东的小说好不好另说,光是他这两年在国外图书市场的战绩就足以征服国内的读者们。

    太提气了

    没几个人不愿意为这样一个为国争光的作家献出掌声。

    人们习惯崇尚强者,而于东在科幻领域一骑绝尘,是无可争议的强者。

    等到掌声渐弱,台上的于东压了压手,“谢谢大家的掌声,不过今天晚上,我只是一块砖,一块负责引出美玉的砖。第一次作为颁奖嘉宾来到这个舞台,我感到非常荣幸。为什么呢因为这让我想起当年,我就是在这个舞台上从康会长手里接过的奖杯。”

    “上台之前我还在想,我何德何能,也有这样的机会,亲手把象征中国科幻最高荣誉的奖杯交给今年表现最优秀的作者。就当我脸皮厚吧,我最终还是上来了。”

    “哈哈”

    听到于东的自嘲,台下的观众忍不住笑出声来。

    等他们笑完,于东继续说道,“其实我已经看到了特等奖的结果,这是一位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他的作品总是透露出一种苍凉悲痛,笔锋冷厉却又不乏温情。不过,假如你以为他真地要给你上演一段温情桥段,那你可就上当了,因为没有任何温情能在他的作品中逃脱被斩断的命运好了,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已经猜到是谁,我也就不卖关子了。现在我宣布,本年度银河奖一等奖获奖作品是星体,作者王靖康”

    掌声之中,王靖康激动地走上台,接过于东手里的奖杯,正要跟于东寒暄几句,于东却将话筒塞到他手里,低声道,“快去吧,现在舞台属于你了。”

    说罢,于东就退到了台下,把舞台让给王靖康。

    这次的银河奖获奖作品没有一部是前世有过的,全部都是新作。可能是因为这两年国内科幻的迅速发展,使得这几个作者的写作思路也都改变了很多。

    特别是去年杂志社推出了星际专题之后,更多的作者把目光投向了迷人的外太空。

    而且,大家的文风也改变了很多,这一点受于东影响最深。

    有一段时间,大家都在解析于东的小说,发现他看起来朴素的语言背后藏着很多写作技巧。就是这些技巧,让他的文字看起来就是跟别人不一样。

    以前大家追求的华丽、有气势的辞藻,渐渐已经很少出现在人们的作品中。

    大家开始追求一种更美丽的东西,叫做节奏。

    一句话,一个段落,一篇文章,它的美不在于用了多少优美的词句,而在于每个字和每个字组在一起形成的节奏。

    杨萧曾在和谭锴私下聊天的时候说过,于东凭借一己之力提高了中国科幻作家们的整体写作水平。

    这句话或许有些夸张,但是并非一点道理都没有。自从于东出现之后,人们发现,原来科幻小说竟然也可以这样写,那些充满美感的语言未必只能在传统文学中出现。

    对于王靖康来说,今天是美满的。

    他年纪虽大,但是入行很晚,属于大器晚成。如今刚入行没两年就获得了银河奖一等奖,让他对未来充满希望。

    有时候王靖康也在想,他们这批科幻作家是幸运的,因为正好赶在于东的出现,中国科幻重新走向辉煌的时候。

    现在写科幻小说已经不仅仅是兴趣,还能为他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

    而且有了作家经纪人之后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