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一五章 这个老板挺单纯的(第3/6页)

    了你的深空和火星救援之后,我就想写一篇描述宇航员的孤独的小说,只不过一直不知道从哪儿入手。”

    “描写宇航员的孤独”

    “是啊,宇航员出任务之后,面对的是无尽深空,却没有亲人和朋友的陪伴。特别像毕东雨那样,独自一人待在一个遥远的星球上,可想而知他们心中有多孤独。毕东雨天性乐观,最终的结局也不错,但是假如有另一个人,最终运气要差点,只能永远地留在那个地方,该怎么办呢”

    于东点点头,“这个思路很好,但是如果角度的切入找得不好,很容易变成一部俗套的小说。”

    刘慈新感慨道,“是啊,这个题材如果写得不好,肯定适得其反。”

    于东看着刘慈新,忽然想到他的一部小说,叫做带上她的眼睛,似乎跟刘慈新刚才说的有点像。

    小说里面,主角是一个宇航系统地面工作人员,因为长时间加班,所以请求休假,不过领导却派给了他另一项任务,让他带着一副“眼睛”去休假。

    眼睛就是传感眼镜,是专门为外太空工作的人设计的,外太空工作的人很难才能回一趟地球,所以为了让他们偶尔可以“回到”地球度假,宇航局设计了这款眼镜。

    戴上接收眼镜之后,就可以看到戴着传送眼镜的人看到的所有东西,甚至可以通过脑电波采集,接收到触觉和味觉。

    一开始,主角以为自己带的这幅眼睛是属于以为航天员的,她可能正在外太空的某个地方执行任务。

    但是后来主角慢慢发现,眼睛的主人并不在外太空,她其实是一个地航飞船上的领航员。她所在的“落日六号”失事被困在地下,她的同伴也相继去世,最终只剩下她一个人。

    而她跟外界唯一的联系就是那副眼镜,只不过眼镜维持不了太长时间,主角结束旅行的时候,她已经中断了跟地表的联系。

    船中的系统可以维持她生活好几十年,所以接下去的几十年里,她将在地下孤独地度过余生。

    这部小说同样说的就是宇航员的孤独和奉献,但是切入的角度很特别,戏剧性非常强。

    于东想了想,决定推一把刘慈新。

    “你或许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反其道而行之什么意思”刘慈新有些不太明白。

    于东斟酌着语言说,“从戏剧的角度来说,有时候,反向思维容易让人耳目一新,比如你不要老想着天上,还可以想一想地下。我们一直在探索外太空,但是对我们所在的地球却还没有了解透彻。”

    刘慈新思考着于东的话,随后眯眼道,“你的意思是说,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可能会继续去探索地心。”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于东点头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确实是比较特别。宇航员探索地心的话,叫宇航员就有些不太合适了,似乎叫地航员更加合适。如果地航员出现意外,被困在地心里面看起来似乎更加让人压抑,相对于在太空中,还能看看星星,困在地下更有一种被关进了笼子里面的感觉。”

    于东笑了笑,果然还是小说的原作者,自己随便一提,他就能很顺利地往下想。

    “如果要写的话,你可能要了解一下地质相关的知识。还有,这只是故事的关键元素,怎么样才能把故事切入到地航员的视角呢如果还是正常切入,似乎跟普通的外太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