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五五章 日子过得太好了(第3/3页)

    还有文明的延续。带上地球,等于带上了文明,也带上了补给,不管逃到哪里,地球就在旁边,心里总是安稳的。”

    “如果要补给的话,可以把需要的东西放在飞船里面,地球上不仅仅只有补给,还有一堆没有用处的东西。”

    “很多看似没有用的东西,都是形成地球生命的重要一环。”

    一开始,只是李秋浩跟赵岩在争论,后来杨鹏跟何洪伟他们也加入了进来。

    科幻作家一加入进来,情况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杨鹏没有说出自己的选择,而是在探讨带着地球走的可能性,“我来大概猜测一下,想要带走地球,我们需要把地球改装成一个超大的飞行器。这样一来,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需要一些个推动这个飞行器的发动机。有了发动机之后,我们就需要寻找燃料了。在说燃料之前,我们先聊聊发动机,当然,事先声明,我对地质学不太了解,所以不清楚在发动机推力过大的情况下,会不会对地球本身造成巨大的伤害,以下我做的所有推测都基于地球能够经受住如此巨大的推动力”

    赵岩他们几个在旁边听的直发愣,在此之前,他们觉得写科幻主要是幻想,科学知识当然也需要,只不过不需要太深,了解一点就行了。

    但是杨鹏跟何洪伟却给他们上了一课,原来科幻作家需要了解的东西这么深。

    在杨鹏他们没有开口之前,赵岩也觉得想要把地球带走不像是科幻,倒像是玄幻。

    但是听了杨鹏的猜测之后,赵岩他们甚至觉得把地球带走也不是不可能,只要科学技术再往前发展一点点就行了。

    对于杨鹏跟何洪伟他们的分析,刘慈新也是不住点头,“你们分析的都很有道理。”

    此时一直没说话的于东忽然开口道“赶快写出来,我等着看。”

    刘慈新哈哈一笑“你可别催我了,现在一堆读者写信给我,让我帮忙催你快写科幻,你不是就准备以后不写科幻了吧。”

    于东笑了笑,“这得看情况。”

    催他写科幻的读者确实不少,不仅仅是刘慈新收到过这类信件,只要跟于东有点关系的,都收到过,在场的基本上没有幸免的。

    当然,这类信件还是于东自己收到的最多。

    不仅仅是信件,网上到处是催他写科幻的帖子。

    听刘慈新聊到这事,杨鹏跟何洪伟他们都暗暗叹了口气,对于他们来说,于东就是科幻界的一座大山。

    当年他们刚刚进入科幻界的时候,于东这座大山就已经高耸入云,那时候他们将于东看作是榜样,是标杆,是领头人。

    可是这两年,于东仿佛是要退出科幻界一样,虽然依旧高产,却没有科幻题材的作品了。

    现在国内有非常多的科幻迷,就是从于东崛起后开始喜欢科幻的,他们日夜盼望着于东能够再多写一写科幻。

    每次于东新书的消息一出来,这些人都会第一时间去看新书是不是科幻,得知不是,又是一片哀嚎。

    这种现象也不仅仅是国内独有,国外也有一大批读者,就等着看于东的科幻。

    对于他为什么忽然不写科幻,坊间有很多猜测。

    有人说于东已经过了创作高峰期,现如今江郎才尽了,但是这个说法大部分人都不认同,因为于东现在的产量依旧很高,甚至每年都要出几部长篇,有上百万字的产出。

    数量多就算了,他出的每一本书反响都很热烈,今年单单是一本达芬奇密码就已经引爆全球了,销量大有破旧书的势头。

    要说这样一个作家江郎才尽了,鬼都不信。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于东以前一直想要培养国内的科幻作家,现如今国内的科幻作家都起来了,他也就不愿意再写科幻,跟这些科幻作家抢读者了。

    这个说法把于东说得太高尚了,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于东确实也是因为国内科幻界人才辈出,所以也没什么写科幻的动力了。

    于东没有再说新书的事情,而是跟刘慈新提起了另一件事情,“既然来了金陵,就多待两天吧,去深空园区给读者们开个签售会。鲸歌集出版之后,你还没跟读者们见过面。”

    为了配合后面鲸歌电影上映,公司把刘慈新的一篇中短篇放在了起来,凑成了一个集,名字就叫鲸歌。

    鲸歌要拍电影的事情,之前于东在去年的银河奖上就已经宣布过了,那时候电影计划已经启动。

    电影在美国那边定档在二月份,而中国这边需要到四五月份才能看到。

    听到于东给自己安排工作,刘慈新苦着脸说道,“我就知道,见到你没好事。”

    于东哈哈一笑,拍着刘慈新的肩膀说道,“让你赚钱还不是好事情我看你是日子过得太好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