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61章 夏天的尾巴(第1/2页)

    距离2002年的国庆节还有20多天,定档国庆档期的电影主要有三部。

    程龙燕尾服、李莲杰宇宙追杀令以及董熹大人物。

    三部都属于分账片,不过分账的比例不同,前两部正常分账批片,比例大概是13。

    是被中影买断影片在国内的上映权,之所以上映的档期比国外晚,是因为要等到海外各领域成本收回的差不多才会在内地的院线上映。

    而大人物因为是有董熹的参与,所以定义为分账大片,最终的谈判分成制作方可以达到35。

    基本上和国产片的待遇差不多。

    国内影院和片方就票房分账上的博弈从未停止。

    在1994年之前,中影集团以固定价格买断电影后统一向各个省的发行单位发放拷贝,并收获影片票房的70。

    1994年开始,制片厂可以直接向国内各级发行、放映单位和国外发行影片,并实行收入分成,打破了中影和省级发行公司的垄断。

    而到了1995年,国产影片红樱桃起票房分账规则建立,即每100元票房中上缴5元的国家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和33元的营业税,剩余部分再由制片方和影院双方按35和65的比例分账。

    而随着今年的“院线制”改革,票房分账模式也得到了明确和清晰。

    做为国内最大的民营制片公司,熹子影视对于35的票房分成,不满也由来已久。

    特别是去年接连推出3部过亿票房的电影后,这种不满达到峰值。

    当然相比于其他公司,熹子影视出品的电影经过几轮谈判后,暂时为38的分成。

    不过公司并不满意,他们的想法是将这个比例拉伸到40,另外董熹的电影另算。

    影院方面自然是不肯同意这个比例,一时间就僵持下来。

    董熹为什么今年没有指导的电影上映,真是因为忙吗

    要是真忙,他会去拍电视剧,还和齐鲁台搞这么大的声势

    这一切其实都在为年底的谈判做准备,熹子影视打算提高公司的分账比例。

    院线方面肯定不愿意,所以今年董熹选择“休息”一下,放慢脚步将一切都挪到明年。

    这部大人物其实就是向影院,证明自己的号召力。

    哪怕不拍电影,观众也愿意为了董熹这张脸步入电影院。

    明年,就在明年,熹子影视将正式开始打压圈内所有不和谐的声音,稳固自己超级霸主的地位。

    陷阱已经埋好,等鳖入瓮。

    回到大人物的宣传,虽然孙海平说的是炒绯闻,但电影的几个年轻主演,只适合在港澳地区炒炒。

    换到内地就没什么水花,除了确实是因为港岛新生代演员,在内地没啥影响力外。

    还因为英皇不同意炒作谢的三角恋,导致内地的宣传没有突破口。

    不过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年轻演员没啥号召力,但有人莫名其妙的火了。

    那就是大人物的导演林朝贤,随着全民偶像第二、三期的播出,顶替董熹担任评委的林光头。

    引起独特的光头形象,再加上插在“双红”夫妇之间,被人亲切的称为“电灯泡”。

    如果就是这样,还不至于出圈。

    主要是这货在点评选手时,操着他那半生不熟的港普,而且特别的能出汗。

    于是,更加形象的外号诞生行走的喷水电灯泡。

    这个外号火到什么程度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