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章 亲密接触(第1/2页)

    魏纤纤接过叶天递来的竹简,崭新的竹简,还能嗅到墨香,才书写完不久。

    身为大司空魏庸的女儿,魏纤纤有诸多可利用的资源,寻找一些绝世的指法、曲谱不在话下。

    哪怕是收藏在桑海小圣贤庄里的孤本,借着魏国大司空的名头,魏纤纤也能得到了拓本。

    所以对于有关琴的书,魏纤纤自认已经看的差不多了。

    “里面写的都是有关学琴的基础吗?如果是的话,或许我不用看了。”

    魏纤纤轻声说道,不是自傲或是显摆什么,她只是不想浪费两人的时间,在魏纤纤想来叶天第一步要教的基础应该和她了解的差不多。

    在她想来,叶天琴艺再高,基础的琴理是共同的。

    叶天摇摇头,很认真道:“是,也不是。里面的东西和你看过的不一样,就比如宫商角徵羽虽记录成简谱,但没有形成一个系统,你所了解的琴之一道有很大缺陷。”

    春秋战国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但不可否认,这也是一个辉煌的时代,百家争鸣。

    其中,琴为诸家之乐,同样迎来的辉煌。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故事、伯牙移情作《水仙操》、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钟仪不忘故土楚国感动晋侯、孔子游列国作《幽兰》。

    先贤为琴道添砖盖瓦的同时,也奠定了琴道根基。

    魏纤纤所见所闻觉得琴之一技很完善,那怕是闻名七国的旷修都只是《高山流水》的继承者,未曾超越先贤。

    现在叶天却说琴之一道有很大缺陷,岂不是说自己已经超越先贤?

    “这话千万别出去乱说,我看看竹简上都写了什么。”

    魏纤纤对叶天的【自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宴会上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她也不确定叶天是在吹牛,还是真的在琴道上走出了新的高度。

    如果叶天没在吹牛,那么叶天对琴的认知说不定已经达到著书立传的地步。

    这是多少琴师梦寐以求的,成连、伯牙、师旷、师襄、都想为琴开辟道路,著书立派,让琴家不再是诸子百家中不入流的存在。

    旷修之名,更是想为琴道修路而取得。

    可琴道艰难,多少前人努力也尚未达到成为学派的地步,类似的书画家、房中家、炼丹家等都是如此,有诸子百家之名,却都是不入流的存在。

    要是叶天说的这番话流传出去,将会引起七国琴师震动,甚至旷修都会亲自找上门来,向其讨教琴道缺陷之事。

    所以魏纤纤才提醒叶天不要在外乱说。

    打开竹简,用的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字法,虽是大梁文字,但风格、写法完全别于魏国,甚至七国都未有这样的写法。

    堂堂正正,井然有序。常言:字如其人。魏纤纤觉得此话用着叶天身上再契合不过,字漂亮、别具一格,人亦是如此。

    “琴,左手吟猱绰注,右手轻重疾徐。更有一般难说。其人须是读书。....初难于指法,后难于曲谱,故先学减字谱,再辅以五线谱....”

    开篇第一句就让魏纤纤一震,她本身算是半个读书人,竹简内容立意之高已有一家学派风范。

    短短不到万字的内容,有一半说明了何为减字谱指法与五线谱,很基础的知识,但魏纤纤前所未闻。

    叶天不是达到著书立传的境界,而是已经在为琴家著书立传。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