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章 生意人(第2/3页)

        赵成在一旁笑呵呵地看着,也不参与。他是做大批发生意的,看不上这些零售的蝇头小利。那些车上,就有不少他们家的商品,比如镜子。

    这玩意,草原牧民如何买得起?

    不过,事情还出了点意外……

    “有铜镜否?”有个做汉人打扮的汉子挤了过来,犹豫再三之后,还是问道。

    赵成惊了,问道:“你真要买镜?”

    王全张了张嘴,最后一跺脚,道:“自然要买!”

    “皎镜很贵的,不如拿几面昏镜给你瞧瞧?”赵成试探道。

    “皎镜做何解?昏镜又如何?”王全问道。

    “皎镜清晰,不能隐芒秒之暇,非美容不合是用。”赵成回道。

    意思很明白了,皎镜是高档货,照得比较清晰,脸上的瑕疵或生理缺陷隐藏不住,貌丑者用了岂不是自寻烦恼?

    “昏镜照之如雾,瑕疵不见,妍态自生,一日数照,自言美倾城。一般铸十面镜,其一皎如,其九雾如,你要买皎镜还是昏镜?”

    王全身后数人轰然大笑。

    商家确实有意思,也很有头脑。

    天下女子之中,美人应只有十一之数,这面皎镜就是卖给美人的。剩下的九人,买昏镜回去,照着也挺开心,觉得自己挺美,这生意做得确实厉害。

    “便买皎镜了。”王全大手一挥,气势十足地说道。

    “当真?此物甚贵。”

    “你这商徒,看不起田舍汉耶?”王全一怒,喊道:“大郎,拿一匹绢过来。”

    王郊一听是给自己娘亲买镜子,顿时应了一声,捧起一匹绸缎,便递了过去。

    赵成粗粗一看,便摇头道:“此乃恒州孔雀罗,却买不了一面皎镜。”

    王全一愣,没想到镜子这么贵,顿时有些踌躇了。

    “若是再搭上小男包里那匹宣州红线毯,便差不多了。”赵成也是眼尖,居然看到了王郊包袱里只露出一角的名锦。

    “你这贩夫,莫不是在欺我?”王全质问道。但语气明显有些犹疑,因为他也不知道皎镜该卖多少钱。或者说,同一面镜子,在不同的地方售价天差地别。会州该卖什么价,他也不是很清楚。

    他这边还在犹豫,那边王郊已经屁颠屁颠地将那匹绢也递了过去。

    王全张口结舌,这便宜儿子,倒是挺向着他娘亲。

    赵成小心翼翼地接过红线毯,仔仔细细看了看,笑道:“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竟是真的!没想到会州这穷乡僻壤,竟有这等名锦。你这百姓子,如何得来这等好物?”

    王全正在肉痛,身后却有人道:“市人但逐利,如何看不起人?王指挥数次深入渭州,斩吐蕃贼寇十余,更杀得百户一员。蕃寇闻王指挥之名,惶惶不可终日。那闾马部头人更是悬赏牛羊百头,买王指挥之命,你等如何相比?会州穷困,但有慷慨豪迈之士,单人匹马,纵横虏群,斩将而归,保一方太平。可别瞧不起人,这是新泉军使杨将军赏下来的,只赏勇士!”

    赵成一听也有些动容。秦州陷蕃数十年,百姓过的什么日子,大家心里有数。朝廷使者几番过来,临走时,大伙亦只敢躲在门缝后偷看,恨不能跟着重回大唐。

    赵成少时便有这样的经历,辫发左衽的老父待朝廷使者走后,痛哭流涕,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