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十二章 世间之理(三)(第3/4页)

    是陆启明能够影响的微弱部分,也是“世间之理”中最次要的——就像短暂瞬间的风的流动、枝叶的摇摆等等,并不曾对世界本质造成影响。如果让陆启明将一株松木直接从规则层面更改为一柄剑,那就是万万不能的了;至少现在还不能。

    如今,陆启明已对曾经宇文暄的说法有了更深的亲身体会。即,寻常修行者参照的修行体系,对他们而言并不重要。

    参照这个世界的常规修行体系,除了必要的能量积累之外,高层次修行者想要晋级,依靠的就是对五行奥义的理解程度。

    悟透五行其一,得小奥义圆满。五行全部,则是大奥义。

    对于陆启明而言,红莲业火的规则就足以支撑他无瓶颈地跨越小奥义,更不用说他此刻连“理”都能直接看到,常规意义上的修行晋级已是再无阻滞。

    然而,无论是谁,只要在感受过那种高层次的力量之后,都绝不会再因普通意义上的修为进展而沾沾自喜。陆启明亦然。就如当初宇文暄的提醒一样,这种他过去闻所未闻的力量,才是属于他们的修行根本。

    想到这里,陆启明有些无奈地笑了笑。一部分疑问确实得到了解答,但事实却又再次催生出了更多疑问——

    所谓的“他们”,又究竟有多少个呢?

    根据目前已知的信息,除陆启明自己以外,宇文暄肯定要算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而石人口中那位已经逝去的主人显然也是相同的存在,至于那个自称“承渊”的另一个九代……无论是陆启明的直觉,或是从宇文暄态度的推理,“承渊”多半也是如此。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种能力未必是只有天生才能拥有。就刚刚,在陆启明眼前,就有一个最典型不过的例子——韩秉坤。

    韩秉坤刻下的具有创物之力的无生剑,就是超越普通规则、触碰到“理”的高度的创造。而韩秉坤能从神灵手下保得魂魄不散,亦已经超越了普通修行者的极限。至于韩秉坤自认为足以自保的“那种力量”——在陆启明的感知中,也是同一层次的力量。

    既然已证实这种能力也能够通过后天的感悟获得,那么真正拥有这种力量的修行者数量更是不可知的了。

    至于这种力量意味着什么,陆启明倒能从前世的知识中得到解答——

    它本质上就是更高层次的规则。悟到并渐渐掌握它——这就是凡人想要登上神位,所必须完成的第一步。

    ……

    陆启明从石壁上收回目光,垂眸望着自己的双手。

    这一刻,他的思绪忽然回到了数月之前——在神域野凉城那座茶楼,徐朝客给他看手相的那一幕。而当时徐朝客说得或许没错。

    一切都是他熟悉的自己,前世今生竟没有丝毫差别;然而这种熟悉,却时刻透露出一种诡异来。再联系到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陆启明心中隐有不安。

    前世修行近五百年,而今生却连二十年都没有。既然他原本就有这种能力,为何前世始终没有发现?若说是这个世界特殊,那么石人的那位神秘主人便无从解释。而前世那个世界既然已对这种力量有所研究,那就显然存在。

    再想前世除他以外、承渊宗的那些师兄师妹,还有更多天资纵横的人物——他们个个都不比韩秉坤差,又怎么可能无一人出现更高层次的突破?

    同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