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三章 秀家或将镇关东(第4/4页)

    宗我部殿下毕竟是关白殿下的家臣,如何安置长宗我部氏不是我可以决定的,需要上报兄长。不过你若有什么建议,但说无妨。”

    听到秀长松口,秀家提出了自己请求“既然这样,将其封回土左如何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如今东土左内安置了吉川家13万石,西土左近10万石正好可以安置长宗我部家。

    长宗我部氏出身土左郡,乃是东土左的大名,将其转封西土左番多、高冈两郡知行约为10万石,正好可以作为其当初欺骗父亲大人的惩罚。

    再加上其毕竟从土左改易以来,一直对父亲大人非常忠诚,将其从备前挪回土左,也可以视为对他的恩赐,如此一来必然会获得长宗我部家的感激。”

    秀长仔细品味着秀家的这个建议,发现确实不错,但是他此刻并没有开口,依旧是“我会找机会向兄长提议的。”

    话题聊到这里其实双方行礼都很清楚,即便是将长宗我部信亲475和宇喜多诠家106两人从秀家的知行中拿走,也不过补偿了不足4万贯收入罢了,想要让秀家安心转封关东,筹码还不够。

    秀家既然确信了此次转封关东是必然的结果了,心绪瞬间转动起来,突然想到或许是将虾夷殖民地半公开化的机会。

    如此一来也就不用再打着蛎崎家的名义坑蒙拐骗,甚至可以直接让秀吉将蛎崎氏划入自己的臣属之内。

    说干就干的秀家向秀长说道“说来惭愧,叔父大人是了解孩儿的,孩儿最喜欢的就是通过贸易赚取利润。

    自从开拓了明朝、琉球的线路之后,秀家就在想北侧是不是也可以开拓,于是前俩年派人去与东北大名联络,逐步开拓出了虾夷地的贸易线路。

    这条线路如今也有蛎崎氏、南部等大名再走,孩儿一年的收入大概也就是35万贯的水平,如果叔父大人能说服父亲,让我获得对虾夷的贸易特许,以及对虾夷地的处置之权,那么或许就足以弥补我的损失了。”

    秀长对于虾夷是有所了解的,在传记中这是一块种不出粮食的不毛之地,但是确实虾夷地出产的毛皮是南方日报豪族们不可缺少的衣料。

    但是以秀长的谨慎依旧向秀家投出一连串的问题问道“虾夷地知行几何,都有什么豪族吗你说的这个蛎崎氏有是谁虾夷对日贸易一年大致收入是多少呢”

    对于这些问题秀家一一答道“虾夷气候寒冷,难以种植粮食,蛎崎氏居于虾夷5代不过开出千石规模,如果不是与虾夷人贸易赚取利润,恐怕都不能过活,至于对虾夷的贸易收入,一年大约有78贯的规模吧。”

    随后秀家又将蛎崎氏的历史和秀长科普了一番,特别是将前不久蛎崎氏派人与自己联络的事儿也告知了秀长,不过隐瞒了其想要成为独立大名的请求。

    听到蛎崎氏占据这么大一块地方,粮食产出不过千石,秀长顿时失去了兴致。

    秀家也不怕蛎崎氏把真实情况捅出去,一来万石和千石对于秀吉和秀长来说差不多,都是芝麻绿豆大小。

    而来,蛎崎氏自身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会主动向秀吉申报自己的知行,毕竟在大家的认知中虾夷就算一片种不出粮食的不毛之地,这种认知继续下去,反而让自己少了一笔贡赋和劳役。

    其实正如秀长所说的,将秀家转封关东,即便让秀家保留对明贸易,但是冈山重要港口的失去必然会使得秀家对明贸易份额大打折扣,并且失去了冈山町这一个生金蛋的母鸡。

    但是秀吉毕竟保留了秀家对琉球贸易特许,如果再加上对虾夷的78万贯收入,以及长宗我部信亲、宇喜多诠家两人这摘出秀家的封臣体系,这就基本上弥补了秀家的损失。

    条件谈到这里,双方心中都已经清楚差不多了,于是秀长点了点头主动收住了话题“就这些条件对吧,过些时日我找机会和兄长说一说,想来已兄长的英明必然会同意的。”

    说罢他还不忘自嘲道“别看我年级不小,而且现在这番模样,可我的记性可还不差呢”

    对于秀长的自嘲秀家在一旁陪笑道“叔父大人正是春秋鼎盛的年级,些许小毛小病只需要好好静养,必然是不成问题的。”

    听到秀家又聊起自己的健康问题,秀长连忙摆摆手说道“哎怎么又谈起这个了,不谈了,不谈了。”

    正当秀家打算继续劝他注意休息的时候,秀长突然激灵起来,示意智云院带着侍女们都退下。

    直到屋内只剩下他与秀家之后,他故作神秘的看向秀家说道“你转封的事儿定下来了,还有一件事要由我先询问一下你的意见。”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