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十七章 宇都宫城内关东布政(中)(第2/4页)

    这笔钱是由受封于此的领主收的,他收了这笔钱可以用于自己的生活,或者用于军备扩张,为主公兵员等等。

    这份税赋,上级大名是没有权利去问他们索要的。

    除此之外,地头农民还要承担地子税、别栋钱等杂税,秀吉为了征朝更是搞出了船税、朝税等等,综合税赋达到了75成,造成了大量农民的逃荒。

    而这部分杂税,却是最上级的大名向下级家臣收缴,由家臣再向领内摊派的税赋。

    换句话说,这部分税赋是属于五公五民之外,由地头百姓向最上级的大名上交的赋税。

    这么看来,北条家的四公六民看起来是仁政,实际上是在康家臣之慨。

    秀家免去了地子税人头税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在布政5公5民的税赋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使得领内的百姓综合税赋与此前北条氏的四公六民一致。

    秀家这么做并不是善心大发,自己掏钱去补贴家臣们的收入,秀家完全可以直接承袭北条家4公6民的税赋要求,反正少的又不是秀家的收入。

    但是别忘了,此次随秀家转封的那些吉备家臣才是秀家的基本盘

    他们在西国的时候税赋一直都是5公5民,1000石知行收入500石,要是让他们知道拼死拼活转封关东之后收入反而少了,你说他们会不会跳脚

    你可能要问了,历史上德川转封关东,不也延续了北条家四公六民的政策吗

    可是人家德川给家臣加封多少啊平均加封30,更有甚者直接直接翻倍。

    秀家并不想学德川家康,他想要将关东大量的土地握在自己手中,因为他很清楚关东的发展潜力,如今只是欠缺治理罢了。

    这些土地一旦分出去了,之后的因为拓荒、灌既而增加的知行秀家可一分都分不到,而家臣们会随着每次检地不断修整并增加知行。

    他宁愿只给与平均10左右的转封补偿,算是给他们涨薪10也要将大片的土地握在自己的手中。

    土地真正的威力不仅仅是农业产出,还有其中的人口。

    这块土地一旦封出去了,今后与秀家就等于隔了一层,在布政上多有不便。

    秀家与德川家康对于关东的态度,本质上是两种施政观点的差异。德川家康并不清楚关东的真正实力,因此选择大肆分封将开拓的责任分派下去。

    但是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之后,在他意识到关东的富庶后,不得不花了更大价钱将这边的家臣尽数转封出去。

    而秀家看得更加长远,他宁愿自己承担关东开发的责任,也要自己攫取关东开拓的成果,毕竟普请这个事儿派给家臣和自己直接管,效果都是一样的。

    在“惜封”的大前提下,你要是再给他们来一出4公6民,吉备武士马上跟你秀家离心离德的,谁还跟你转封来关东啊

    对于秀家来说,宁愿恩惠关东旧家族,关东的农户,吉备武士也是他必须要安抚的对象。

    看看把自己的基本盘掀翻的下场吧,远的不说,朱允炆把军事勋贵和皇亲得罪了遍的下场是什么,不用我多说了吧

    秀家此次转封关东,仅仅是武士受过训练的足轻就带了2万人,他们的家人少说也有10万众,基本上是把吉备掏空了。

    这些人是秀家对关东统治的基础,只要他们不乱,秀家统治的关东就算有地方农民掀起一揆,秀家都不用在意。

    其实免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