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十三章 壬辰倭乱(16)第一次平壤之战(下)(第2/4页)

    步退过了鸭绿江。

    出征时候3500人,折了大几百人的祖承训自然要给大明朝廷一个说法。

    他向杨绍勋告状说是一营朝鲜军队投靠了日军,反过头来攻击自己,才使得自己战败。

    而对朝廷派来联络朝鲜的官员徐一贯说是因为看到了朝鲜将领李薲似乎与日军有联络,,他怕朝军与日军有勾连,这才带着大军提前撤退。

    在他撤兵后不久,日军还追了出来,要不是自己机敏击退了追兵,恐怕军士就要沦丧在平壤了。

    事实上事后杨绍勋询问其麾下将士,得到了与祖承训一样的答复说,有穿着朝鲜军军服的朝鲜人在城内与他们作战,甚至有人拿弓向他们射箭。

    彼时朝鲜人并不知道祖承训给大明了这样的报告,朝鲜王李昖甚至再派人要求辽东将祖承训再次派来朝鲜与日军作战。

    这一行为在杨绍勋眼中就好似朝鲜与日军早有联络,要将祖承训及麾下所部害死一样。

    随即他当场对着来联络的朝鲜官员怒斥道“自古以来,安有大国为小国劳动许多兵马,救济急难于数三千里之外者乎

    而尔国将官,不此之思,皆落后不肯上阵,独驱吾兵犯贼。且贼中多有善射者,说汝言语,穿尔等军服,是何等意思”

    杨绍勋的话就差明着质问朝鲜是不是与日军勾结坑害大明士兵了。

    面对杨绍勋的质问,朝鲜使者只能承认有部分朝鲜人以身事贼,成为了跟在日本人屁股后面的朝奸。

    听到杨绍勋质问的李昖非常害怕,急忙派出官员去大明解释。辽东巡按御史李时孳zi与辽东巡抚郝杰接受了朝鲜方面的辩解,并表示这可能的祖承训想要推卸战败责任而对朝鲜的污蔑,让朝鲜方面放宽心,大明不会怪罪。

    然而虽然话是这么说,也没见大明那边对祖承训有什么特别多惩处,很明显此前朝鲜使者面对杨绍勋质问抖落出来的话起了作用,让大明对朝鲜的疑心变重了。

    退一万步讲,祖承训和麾下明军又分不清哪边是朝鲜官军,哪边是日方朝鲜仆从军,看到穿着朝鲜军服,说着朝鲜话的人对自己动刀子,很容易认为是友军背盟,因而从前方撤退也没有做错。

    这么看来,李时孳与郝杰对朝鲜官员说的话,更像是一种安抚,尽可能的拖延日军入明的时间,等到大明腾出手来,就算朝鲜与日本方面联手了,也能一起收拾了。

    小西行长在平壤之战之后,对明军作出了一下的评价“熟云明军无勇此战胜负在天。今虽败归,其实甚勇难当云。”

    可见在平壤之败后,明军的战斗力给了小西行长很深的印象,让他清楚的认识了对方的战斗力。

    还记得出征前秀吉对明国的评价吗

    当日秀吉有言“至于汉土,文弱成习,不能当我武必矣。”

    然而事实是日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才堪堪挡住明军的攻势,这还是明军陷入不利的情况下,日军依旧不能拿下明军。

    后来其不止一次的询问朝鲜向导,日军是否能战胜明军,由此可见经过平壤之役对他的打击很大,直接把他的自信打没了。

    恰逢此时,建州女真酋长努尔哈赤派麾下马三非前往明国朝贡。马三非替努尔哈赤向石星禀告说努尔哈赤是忠勇好汉,麾下有旗本三四万众,步卒五万余人,可以提朝廷入朝“征杀倭奴,报效朝廷。”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