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十六章 壬辰倭乱(19)战前的诡异宁静(第2/3页)

    今日不会拿我怎么样,就算今日真的拿下了我,明日便有我大明百万雄师南下将尔等荡平为我复仇。”

    小西行长和宗义智看着沉惟敬表现出来的态度不像假的,且他只带了2个人前来与会,足见其心中的底气。

    虽然认为百万雄师可能是夸张,但是在后面应该切实有几十万明军做胆。

    前不久平壤之役3000明军就让他们差点泛着,若是真的后面有几十万明军等着入朝,那这一仗也没必要打下去了。

    宗义智所在的对马岛很贫瘠,一直就依靠朝鲜和日本之间的贸易赚钱。小西行长也是一样,他们家本就是商人出身,相比大义更加看重利益。

    平壤之战后将他俩的胆气直接打丧了,没想到今日被沉惟敬一吓,反而被堵得说不出话来,情势上落了下风。

    沉惟敬自然也不会想到,自己明明人手不足反而因祸得福让日军不敢轻慢自己。

    双经过一轮试探之后,小西行长首先向沉惟敬提出想要封贡的要求。

    所谓“封贡”,是大明的一种贸易体系。只有承认大明是自己的宗主国,并且得到大明册封的藩属国,才可以通过“朝贡”的名义来华贸易。

    小西行长此刻已经感受到征朝日军的疲态,等到明军入朝之后更是不可能得胜,故而他已经打起了退堂鼓。

    在明知此战败多胜少的前提下,若是可以为秀吉争取来“朝贡”的条件,或许也是大功一件。

    这就是小西行长的想法,但是要明确的是,这一次会谈并不是在大明朝廷或者秀吉的授意下进行的,甚至连征朝总大将丰臣秀次都没有授意小西行长,小西行长就私底下与所谓的明使在这里谈起判来。

    最后双方你来我往,以日军退出平壤,以大同江为界,并向大明臣服为条件,换来了获得向大明“朝贡”的条件。

    然而以我们第三者的角度来看此次会谈,这样的条件显然是秀吉、朝鲜、大明三方都不可能答应的。

    沉惟敬很清楚自己来这里就是为了拖延日方北上的步伐,但他并不知道日军早就在前一段时间开过会了,为了应对明军的南下,日军已经从战略进攻变为战略防守,早就放弃了继续北上的计划。

    因此,当小西行长答应其就此在平壤停驻2个月的要求时,他非常兴奋的认为这是自己谈判的结果。

    由此明、朝、日三方,以平壤为边界,开始了2个月诡异的平和期。

    也不能说完全的平和期,日方趁着这两个月的功夫,正在加紧对忠清道、庆尚道、全罗道、京畿道四道进行扫荡。

    同时丰春、加藤、龙造寺三家都有招募两道游勇为兵,加以训练之后用以镇守当地城池,又或者备之以应战。

    如果说眼下被日方侵占的朝鲜8道之中,哪一道最为恭顺和谐,那非咸镜道莫属了,而江原道次之。

    在秀家善待土民的政策下,再加上丰厚的检举奖励和锋利的兵锋扫荡之下,原本在平复咸镜道中名留青史的郭文孚等人先后被抓。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也为了澹化义兵复国运动在咸镜道边民心目中的影响,花房正幸并没有将他们大肆宣扬后处死,反而是主动澹化此事的影响,尽可能的不再激化民族之间的矛盾。

    于此同时,刚刚从日本返回的加藤清正本想要继续北上攻打朱舍里部和讷殷部,却被花房正幸劝住。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