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十六章 壬辰倭乱(29)明军败走汉阳城(第3/4页)

    ,待到兵马刚刚分配完成各自包围了城池就受到李如松要求撤兵的信件。

    其实张世爵和李如柏所部中疫病的情况也有不少,不过好在这两部因为此前分开来扫荡了其他朝鲜城市,军粮上还是有些保证的。

    事实上李如松从王京撤兵除了以上原因之外,他觉得如今明军后勤拉的太长了,虽然有情报说便上咸镜道的日军兵力不足,但是万一发动奇兵突袭平壤那么自己的后路就被断了。

    受挫于汉阳城下的李如松已经没有刚刚入朝时候的意气风发,他甚至觉得自己此前一路沿着开城南下的策略太过冒险,他还是打算撤回平壤稍作休整之后去拿下咸镜道之后再行南下。

    这是李如松原本的计划,但是出了日军夜袭高阳那件事之后,李如松对朝鲜人有了偏见,甚至都打算直接撤兵退回明国境内了。

    与此同时驻守王京的小早川隆景和丰臣秀次,本来还在等待后面毛利辉元的援兵,甚至都已经收到了福岛正则扬州被围的消息。

    结果没过几日就听到了高阳明军撤走,不久之后,扬州、抱川撤围的消息,稀里湖涂的就拿了胜利。

    彼时兵部侍郎宋应昌听闻李如松要从汉阳撤兵,大惊失色的从义州南下与他会和询问缘由。

    在从李如松这里听到了事情的大概之后他也极为愤慨,再看到明军将士因为断粮而变得面黄肌瘦之后,他也赞同李如松撤兵的建议。

    但是他对李如松说道“天子执意灭倭,将军今日受挫汉阳城下就要撤回国内,恐为天子不喜。不如就撤回平壤修整,军粮之事我会代为筹措,再寻良机如何”

    人机是兵部侍郎,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自己只是一个武将丘八,肯这么低声下气和自己商量李如松也没道理甩人脸色,稍稍思考之后便同意了下来。

    于是明军自退回开城之后,再向平壤撤退,最终与2月25日,全军撤至平壤。

    李如松虽然撤兵有自己的理由,但是毕竟忤逆了万历皇帝的意思,万历皇帝在不久之后将他以述职的名义召其回京,加封其为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

    但是其实这个时期明朝的五军都督府权柄早已被兵部稀释,太子太保有多是虚衔,万历此举实际上是对李如松明升暗降,收了他的兵权。

    至于在朝的明军暂时交由兵部侍郎宋应昌统领,各部将领协助,实际上就是没人管再朝的明军了。

    李如松会津述职的时候向万历皇帝讲述了自己退兵的原因,他表示朝鲜征募不到军粮其实也不是朝鲜官方的问题,实在是朝鲜诸道已经打烂了。

    自去年春季受倭灾之后,朝鲜各地便轮番遭受兵灾,地理的粮食根本种不出来,朝鲜朝廷自然征募不到军粮。

    若想保证入朝明军军粮,就必须从辽东、从山东运输粮食。在没有铁路和海运的当时,要供应4万余明军人吃马嚼,甚至还要支援朝鲜朝廷上下,这无疑是一笔非常好大的工程。

    万历尽管不喜李如松未经请示便领兵回撤的举动,但是也知道他这么做确实是为了保存明军主力考虑的。

    自古以来战争打的就是国力,但是眼下的朝鲜不能自给自足粮食,大明海运军粮也不现实,在缺少军粮的前提下,纵使前线有再多优势也是浮云。

    听完李如松的解释,万历尽管有百般不愿,但是也明白朝鲜之战已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