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零二章 礼法岂是不便之物?(第2/4页)

        朱见济愣愣的问道“父亲这是什么。”

    朱祁钰摸了摸朱见济的脑袋,摇头说道“大明前进路的一个小小挫折罢了。”

    于谦无奈,这东西他自然知道,造出来三台本来是说要砸掉的,但是个头太大,不容易销毁,但是造都造出来了,就在兵部闲置了。

    的确很吓人,威力应该很大,但是前提是打响它。

    最后出场的是大明新设计的火铳,名叫鸟铳。

    鸟铳其意有二。

    其一是不用火把点火,则不摇动,故十发有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可以打鸟叫做鸟铳。

    其二,是他的点火装置,因其点火结构在点火时如鸟嘴啄水,故此得名。

    鸟铳是大明的一个无奈之举,燧发铳好用,但是太少了,只好用火绳枪取而代之。

    鸟铳之,枪一金属弯钩,弯钩的一端固定在枪,并可绕轴旋转,另一端是个夹子,可以夹持燃烧的火绳。

    士兵发射时,用手将金属弯钩往火门里推压,便可击发,相比较过去的法子,双手持枪,就更容易瞄准。

    这个火绳法,是因为缺少火镰、弹簧等物用的钢,用的替代法。

    尤其这根火绳,乃是麻绳和布绳,浸泡在炮药液里制作而成。

    就是日常用的火折子制作方法。

    朱祁钰对这种火绳枪非常满意,它的出现意味着,火铳的命中,不仅仅是依靠老天爷赏脸了。

    “这鸟铳,应该多造点。”朱祁钰歪着头对于谦说道。

    于谦曾经批评过大明的火器,花样很多,但是多数都没什么用,只有子母炮堪用,就像黑龙炮一样,都是骗经费的。

    当时朱祁钰说要造,都尝试下,不断改进就是。

    于谦被朱祁钰说服了,大明的火器研究开启了新的时代。

    但是自从有了新式火药之后,很多火铳在战场,都有了大用途。比如三眼铳,这玩意儿约有三尺长,近战轰鸣还能当锤用,相当好使。

    于谦含笑不语,军备这个东西,于谦的理解更多是政治因素,攻守转换之时,总有些人在生事,兴文匽武之下,连通州的熬硝营几近于停办。

    但是他没有破坏陛下的雅兴,大明用兵频繁,尤其是边庭流血成海水,陛下开边意未已,那这军备松弛,他活着的时候,怕是看不到了。

    军阵列队走完之后,站在承天门下的军卒们大声齐喝,离开了承天门外。

    朱祁钰走下了承天门,向着太庙而去。

    借着朱元璋登基的日子,搞天明节,那总得跟朱元璋报备一声才是。

    就是不知道朱元璋他老人家高兴不高兴。

    他走进了太庙之中,了注香。

    他认真的思考了许久,想来想去,太祖太宗皇帝,不会反对自己南征北战才是。

    朱祁钰想起了前年在太庙杀死的朱祁镇,也不知道他在下面被打成了什么样。

    朱祁钰等待一炷香燃尽,走出了太庙,站在了春风之中。

    胡濙和陆子才并列而行,身后是四个人,端着红布盖着的盘子,一步步的走到了太庙的月台之下。

    胡濙正了正衣冠,三拜五叩,朗盛说道“伏以皇天开泰运,付大宝于元良,圣帝御明时,奠群生于永乐。”

    “声教洋溢乎天下,仁恩普洽于寰区,夷夏清宁,神人欢庆。”

    “钦惟皇帝陛下,聪明睿知,成功俪美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