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2/3页)

    亩家谎。菹挛收换故俏视谏俦B稹�

    “那倒也是。”朱祁钰点头。

    “胡尚书为什么不肯做这个执掌牛耳者呢”朱祁钰笑着说道“胡尚书的手段明明很高明啊,若是肯做,资历、才情和圣眷都有。”

    胡濙无奈的说道“臣在他们口中是个奸臣啊,投献谄媚的臣子,他们才看不上臣呢。”

    “陛下,人有五恶,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臣一样都不沾,做不得魁首。”

    心思通达而阴险狡诈,行为乖僻而固执不改,言辞虚伪而蛊惑人心,记取非义而广为传播,顺应错误而理所当然,是为五恶。

    朱祁钰倒是知道这个说辞,因为他听了很多次了。

    胡濙说自己五恶一样都不沾,但是朝臣们都说胡濙五恶俱全

    胡濙的五恶俱全在风宪言官的嘴里,看起来有理有据。

    明明知道臣子应该规劝皇帝,但是却每天给皇帝洗地,而且不亦乐乎,这不是行为乖僻,还固执不改吗

    皇帝亲自督办财经事务大事,舍本逐末,这胡濙不但不规劝,还亲自做题注,写到邸报上,发到大明各地去这不是记取非义,广为传播吗

    皇帝削太上皇帝号,胡濙就主持废太子事,皇帝杀稽戾王,胡濙就带头说大义灭亲,皇帝逐利,胡濙居然用祖宗之法做注脚,这不是顺应错误,而理所当然吗

    五恶俱全,带恶人礼部尚书胡濙。

    朱祁钰不认为胡濙五恶俱全,这对胡濙而言就够了。

    “舟山倭寇被击退后,逃亡去了琉球国,琉球国几年一朝贡”朱祁钰说起了正事。

    朱祁钰主要询问下,琉球国和大明的关系。

    胡濙叹了口气说道“元末明初,琉球国分为了山南、中山、山北三国,洪武年间三国同时向大明朝贡。”

    “洪武二十三年,琉球使者随大明船舶入京,陈情说他们不会造船,高皇帝便让福建三十六姓,迁民之琉球,派遣工匠去教授造船的技术。”

    “永乐十三年,琉球遣使,请文皇帝册封,自此历代琉球三国国王都有了大明朝的册封。”

    “宣德四年,中山王尚巴志吞并其余二国,正式定藩国号为琉球国,每代都请大明册封。”

    “尚巴志在统一三国之时,没有姓氏,便让使者上奏说,福建去的工匠有姓氏,而他们的国王都没有姓氏,请求大明赐姓,先帝赐姓尚。”

    “自此琉球国王才有了姓氏。”

    胡濙说起这段历史就唏嘘不已。

    他亲眼见证了琉球国从一个未开化的野人国度,逐渐有了工匠,有了姓氏,有了文字,甚至有了史书,从一个未开化之地,逐渐变成了万国津梁。

    琉球国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整个海上最方便的中转站。

    胡濙语气有些沉重的说道“琉球国称大明为父国,如果是倭国是逆子,朝鲜是不孝子,那么琉球国就是孝子了,从未有不恭敬的时候。”

    “琉球每年朝贡,可是自从大明没了水师之后,琉球国被倭寇不断的侵扰,百姓颠簸,琉球使者年年诉苦。”

    “正统十四年四世国王尚思达病逝,他们甚至连国王的陵寝都无法营建了。”

    胡濙的意思,大明因为水师的不断缩减规模,琉球国这个孝子,想要尽孝,也变得无力了起来。

    “现在的五世国王尚金福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