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四十四章 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2/3页)

    喙眩醒е浚晃ǘ钏惺!�

    “户科给事中李侃,刑部右侍郎罗绮都是北人,肯定要反对大理寺左卿李奎的谏言,怕是又要闹起来了,毕竟南北榜也是洪武年间的祖制,都是祖制。”

    朱祁钰坐直了身子,科举,国朝选仕的大事。

    “朕听明白了,大理寺卿李奎要奉太宗文皇帝的祖宗之法,废除南北榜。”

    “户科给事中李侃、刑部右侍郎罗绮,要奉太祖高皇帝的祖宗之法,支持南北中分榜,南北中分卷考试,是这样吧”

    这涉及到了考试公平的问题。

    尤其是分卷考试,其实北方卷的难度低于南方卷,而中卷的难度又远低于北方卷,这是因为教育资源不公平导致。

    大明为此费尽心机,从洪熙年间开始,就一直在做南北分榜分卷,到了宣德年间,又增加中榜中卷,占总人数一成。

    “然也。”胡濙为难的说道“陛下啊,这分榜分卷之事,废不废”

    胡濙这位为皇帝洗地多年的人,首先要得到陛下的首肯,才能够动手去做。

    如果要废南北榜南北分卷,就奉太宗文皇帝的祖宗之法,对宣德年间和正统年间的弊政全面革除,废南北榜卷,大家考一张卷,同台竞技,这是公平。

    如果不废南北榜南北分卷,那就奉太祖高皇帝的南北榜案,不对宣德年间和正统年间的弊政全面革除。

    大家依旧是分三张卷去考,这看起来不公平,但是教育资源本身就不公平。

    搁以前胡濙要猜上意,猜出来的时候,朝中党争已经起来了。

    但是现在,胡濙干脆直接问了。

    朱祁钰思考良久说道“依旧为南北中三榜,按宣德年间旧制即是,分卷亦同理。”

    胡濙俯首说道“永乐十三年二月,三百四十九名进士之中,只有二十一人为北榜。”

    “永乐十九年三月会试,山西、陕西有四百举人入京参考,无一人中榜。”

    “永乐二十二年二月,河南近五百举人入京,只有一人中进士。”

    朱祁钰忽然开口问道“那朕要是说,废南北榜呢你待如何”

    胡濙知道陛下在问什么,关于南北是否分榜,陛下已经给出了极为明确的指导意见,没什么疑惑的地方,礼部可以开始洗地了。

    胡濙停顿了片刻说道“那也有的说,永乐十九年迁都之后,会试北衙中进士六十余人,几乎与南衙相当,永乐二十二年不分南北榜,南北榜人数相同。”

    朱祁钰点头,果然是一如既往专业的胡濙,洗地的角度极为清奇。

    在迁都之后,不分南北榜,人数相同,是革除南北榜的重要依据。

    胡濙看陛下还不满意才感慨的说道“陛下,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陈循、王文的儿子参加科举,都算在了北榜。”

    胡濙说的是京师的虹吸现象,永乐年间,京师国子监有近九千人,这些学子考中举人都算是北榜之人,但是国子监太学生,几乎来自五湖四海。

    朱祁钰忽然灵光一闪的问道“那要是朕既不说废南北榜,也不说不废南北榜,左右横跳,胡尚书,该当如何”

    胡濙一愣,随即笑了起来,整个讲武堂聚贤阁充满了欢乐的空气。

    胡濙无奈的说道“若是陛下不说,臣自然也是左右横跳,哪边的风力大,就倒向哪边,臣诚无德也。”

    朱祁钰继续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