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977章 陆炳的睿智(第1/2页)

    陆炳这么为自己的家族以后做打算,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他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可是对以前所有锦衣卫指挥使都很了解的。

    他知道,就算是有的锦衣卫指挥使能够寿终正寝,但是他们的家族一定会遭受到秋后算账,无一例外。

    因此他才会如此重视自己死后的安排。

    其实真正的历史上还真的就是这样,陆炳死后,陆家还真的遭受到了报复。隆庆四年九月,也就是裕王当了皇帝之后的第四年,隆庆皇帝追查陆炳的罪责,将陆家抄家。陆绎等人削职为民,被发回原籍。

    其实历史上陆炳对陆家的安排还是很多的,他还在当权的时候就做了很多的安排。

    如今苏超的出现,也是他给陆家的后路加了一份颇重的砝码而已。

    而陆炳最擅长的手段便是联姻。

    在一些小说中,陆炳被塑造成知书达理但性格懦弱、不愿也不敢参与朝堂争权的人,然而这只是小说之言,真实历史上的陆炳智商和情商双高。

    一个能在嘉靖时期风波云诡的朝堂上以锦衣卫一把手这种高危职业全身而退并得到各方好评的人,绝不能用“性格懦弱”来形容。

    陆炳出生锦衣卫世家,他的祖父陆陆墀任锦衣卫总旗,他的父亲陆松做到了锦衣卫指挥佥事这样的高官。

    陆炳的母亲还是嘉靖帝朱厚熜的乳母,陆炳同嘉靖帝喝着同样的奶水长大,又是从小的玩伴,他和嘉靖帝的从小结下的友情成为了日后平步青云的深厚助力。

    十九岁岁的陆炳成功考取武举,被授予锦衣卫千户一职。

    明代武举不仅要考察考生的弓马武艺,还要考察考生的军事谋略,这也说明陆炳不是那种吃喝玩乐的二世祖,而是文武双全的复合型人才。

    严嵩之子严世藩一贯恃才傲物,他认为当时天下英才唯有他自己、陆炳和杨博三人而已。

    一次陆炳跟随嘉靖帝出京向南巡幸至卫辉,一天夜里皇帝行宫忽然起火,随从官员吓得手足无措,不知道皇帝现在身处何方。

    危急关头,陆炳冒着生命危险冲进火场,推倒门屏背着嘉靖帝而出。

    嘉靖帝由此对陆炳愈发信任,不断升其官职。后来陆炳又立了几个功,升迁至都督佥事、都督同知。

    陆炳深知严嵩在嘉靖帝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在朝堂上交好权臣严嵩。

    他和严嵩一道打倒了争权的夏言和仇鸾,并且因为揭发仇鸾虚报军功而被朱厚熜进爵为锦衣卫左都督,后来又加了太子少保、太保、太傅,不久又追加了少傅,成为明朝仅有的三公兼任三孤的官员。

    也许是吸取了纪纲的锦衣卫指挥使前辈不得善终的教训,在权倾朝野的同时,陆炳十分注意搞好同其他大臣的关系。

    他既可以成为权贵勋戚的座上宾,也愿意对清流折节相交甚至加以援手。

    有“明朝第一谏臣”之称,死前写下“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杨继盛因为弹劾严氏父子而被构陷入狱,狱中饱受刑讯拷打。

    陆炳为了保全杨继盛性命而多方奔走,可叹的是在拖延了三年时间后,杨继盛还是被处决弃市。

    陆炳另外解救了多位朝中大臣的身家性命,留下了良好的声誉,这些事迹均在《明实录》和《明史》中有所记载。

    陆炳在世时,在后代的婚姻问题上煞费苦心。

    陆炳五个女儿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