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70章 文字的扩散(第3/5页)

    来讲,买活军这里,已经完全抛弃了理学的影响,公然便承认了欲望的必要性,叶仲韶既然已经深得其中三昧,此时又怎能不心动而沈君庸竟至于去做账房,尽管他或许还有别的用意,但也足见早已放下了原本的门户之见。

    谁不喜欢钱谁不想要青史留名哪怕是只为了这两个,便已能让多少人心动,更何况,冯犹龙所说有理,于创作来说,这是一片完全空白的领域全新的题材这是让多少创作者狂喜的东西难道北调就只喜欢金戈铁马,南曲便只喜欢才子佳人拓展创作领域,几乎是所有作者的本能

    郎舅二人对视一眼,已是都看出了彼此心中的意动,又听得书房门吱呀一声,沈宛君走了进来,双目放光,鼓掌笑道,“听君一席话,更胜十年书冯老之言,我完全赞成仲韶,你还是辞职太早我们老习惯,在家闭门造车,不知外头风云涌动。原本你去乡下教书还好,能多增长些见识,知道农户们的变化,现如今一旦辞职在家,耳目便立刻闭塞了起来。”

    冯犹龙这才明白刚才叶仲韶是为何感慨,原来是他辞职太早,以至于不知道何赛花在农村的声势,小看了这个对手。听了沈宛君话口,又知道果然沈宛君在戏社之中,说话也有份量,要更改创作方向,并非是只说服叶仲韶、沈君庸便可,只怕还要和沈宛君、沈曼君乃至叶昭齐等才女多番恳谈,他亦是欣然一笑,起身让座,笑道,“沈夫人,惊才绝艳,多年叹服,缘悭一面,日后还要请沈夫人多多指教”

    沈宛君忙道,“冯老太客气我是久仰大名,更曾捧读古今小说,手不释卷,不想今日在买活军这里相逢,竟可正式相交,还请冯老不吝赐教,多指点我们这些闭门造车的乡下汉”

    叶家平日的确住在吴江乡下,因此沈宛君如此自谦,冯犹龙自然不免再客气一番,不过的确两人谁也没想到,虽然此前都住在姑苏,而且叶仲韶和冯犹龙还是好友,但沈宛君和冯犹龙却是毫无来往,反而到了千里之外的云县,两人能坐在一起纵论天下文坛大势,可见世事之奇,莫非如此。当下各分宾主坐下,重新议论这创作新风,应当如何实践。

    于文艺而言,最难的其实是提纲挈领,指明方向,这往往也是最令创作者迷茫痛苦的一个阶段,一旦确信了未来方向大势,便自然谈兴大起,各自灵感迸发,又彼此指正,做竟夜之谈都不嫌长久,谈到傍晚,沈曼君、张华清也来了,还有老相识吴氏兄弟,一行二十余人叫了两桌菜来家里,也不分男女,戏社的坐一桌,未入社的坐一桌,可见云县这里民风已颇随意,亲戚男女间混杂来往,已是寻常。

    沈曼君是这群人中最早来云县的,因为她的职业,起到在人脉间居中协调的作用,她对于冯犹龙的看法极为赞成,并邀请他形成文字,向买活周报投稿,又指出何赛花的成功,的确是由于作者之一张宗子,时常去民间采风,关切百姓疾苦,对于百姓间常见的矛盾、喜悲了然于胸,才有了这样杰出的选材。

    “要反映百姓的生活,自然要去主动采风这新戏啊,要好唱、好看、好演”

    “如今这声腔唱的形式,也不必完全废除,可在城镇中上演,赚富商的钱我们自己的戏班子,在云县这里,堂会也是供不应求,收入不低”

    “一出戏本完全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去演,下乡的便演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