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24章 卫妮儿的气性(第2/4页)

    书三年,读完了之后,考吏目也好,考专门学校也罢,都悉听尊便,就是要回京城,买地也绝不会阻拦。

    这个优待,是买地给所有女进士的基础条件,像是卫妮儿这样,虽然成绩平平,但过往和使馆的关系比较密切,能力也受到肯定的,自然会得到更明确一些的许诺,也有若干女进士确实婉拒了衙门的任命,托病回老家养着,其实私下是往买地去的,卫妮儿影影绰绰也是听说了一些。

    其实,刘一说得不错,她家的条件确实是很适于南下的,没那么多亲戚牵绊,自个儿也并不显眼,托个病去读书,不行了再回来,也都留有余地。这对她来说似乎是更好一些的出路至少,刘一是这样认为的,一样是要出京,比起去保州府,去南面不是更好得多吗就是一样在南面打零工当乞丐,日子也比在这苦寒的北方惬意得多了

    他是这样想的,稍微一有条件,也就立刻筹措起了去南面的行程现在要搭免费的船南下,得排队不知多久,因为天港的海船,去南面去运着货的,搭人的不多,且毕竟京畿一带,买活军是承诺过不主动招人南下的,在天港不能那么高调。许多人都是设法搭船去莱芜,自莱芜分男女,成年男丁沿海走活路南下,老弱妇孺在船上,开开停停和他们伴着走,沿路运输补给。

    这条从山阳到武林的活路,沿路上不知盘活了多少村落城镇,现在这些城镇的日子,都比从前好过得多了。到了武林之后,人们再分批乘船,或者直接去鸡笼岛,或者去南洋,一切听凭买地的安排由于地势的关系,浙南闽北多山,现在南下搬迁的大部分人口,早已不在闽北中转了。

    以刘一一家的情况,他们最好还是不要分开妹妹太小,刘一也不大,是以他们家从前没有起去南面的念头,也是打听过后,知道这免费的名额,不知要排多久,或者压根就指望不上。不过,去年冬天,前后跑腿混了个脸熟,他的情况也经过卫妮儿向上传达确实是苦命人,完全符合免费乘船的条件。

    而且,一个小孩儿带了两个女眷,在账目上算是净赚的买地的免费船只,现在是这样计算盈亏的,女子、女童,都是盈余1,如果一女一男童,那就是15的净赚,如果一女一成年男子,那就是不赚不亏。这个规矩,是几年前买地着力吸纳妇女时定下的,一艘船的底线就是不亏,如果有赚的那自然更好。

    虽然现在,买地早没有那样缺女娘了,但是政策调整总有滞后性,是以目前还是这么个习俗。刘一年纪不大,还算是男童,比起相当少见的单独一女,他们家的情况在账面上是最理想的,再加上刘一本人机灵,又体现出对买地的高度认同还不是一味瞎捧的那种,可以感觉到,他对于买地的规矩是有了解并且能适应的,也有扫盲班毕业的文化水平,也为使馆办了两个月的事,这样的情况,为他安排几张船票,似乎也再正当不过了。

    刘一最近东奔西跑,便是为了获得这两张船票,一再去使馆接受考核、谈话虽然使馆手里是有船票的名额,但要动用这几个名额,程序也是很严谨的,这是为了避免吏目们公器私用,说实话,若不是卫妮儿鼎力相助,他想要走得这么舒服可能性真不大。

    他对于卫妮儿,更加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但这感激中也夹杂着不解从京城去买地,卫家一家五口要准备至少五十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