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21章 研发新产品(第2/3页)

    要用于纺织产品的印染;另一个是印花剂,同样是用于纺织产品印染,第三个就是洗涤剂,用于纺织产品的染前和染后清洗。

    李卫东买来了原材料,王凯平则买来了烧杯等实验设备,两人就在李卫东的办公室里,搞起了实验。

    不一会,整个办公室里就充满了一股特殊的酸味。

    “忘了让你买两个防毒面具回来。”李卫东说着,拿来了两条毛巾,一条缠在了自己的嘴上,另一条则给了王凯平。

    “厂长,这味道的确有些浓,看来今天回家以后,你嫂子肯定不让我上床了。”王凯平开口说道。

    两人一边聊天,一边做实验,几个小时后,终于做出了满满一大烧杯的柔软剂。

    李卫东撕下一张h试纸,在柔软剂里蘸了蘸,然后拿出来,对比了一下色谱,满意的点了点头。

    “去哪一块羊剪绒材料,再拿个剪刀。”李卫东开口吩咐道。

    王凯平找来一块羊剪绒材料,李卫东则用剪刀将这块材料一分为二,其中一半倒上柔软剂,开始进行浸泡。

    “还得找个吹风机。”李卫东接着说道。

    “这个可不好找,我家里倒上有一个,现在回家拿。”王凯平开口说道。

    “骑我的摩托车去。”李卫东直接将摩托车钥匙递给了王凯平。

    王凯平骑上李卫东的摩托车,回去拿吹风机,当王凯平再返回的时候,李卫东已经将那块羊剪绒材料从柔软剂里捞了出来,然后又清洗了一遍。

    “来,咱们吹干它”两人开始捧着吹风机,吹干那一块柔软过的羊剪绒材料。

    吹到八成干的时候,王凯平就开始用手抚摸起半块羊剪绒材料。

    “感觉还真的比之前顺滑了许多啊”王凯平开口叹道。

    “别急,等一会完全吹干了,跟另外半块比一比。”李卫东开口说。

    终于,这半块羊剪绒的材料被吹干了。

    李卫东左手拿着柔软过的羊剪绒材料,右手拿着另外半块,同时捏了捏,果然是差距巨大。

    “你试试看。”李卫东将两块羊剪绒都递给了王凯平。

    王凯平放在手里揉了揉,顿时一脸的惊喜“竟然变软了这么多单纯摸起来的话,这完全是两块材料啊”

    “材料变软了,上面的毛也变得蓬松顺滑了,这才算是出口产品该有的品质”李卫东满意的点了点头。

    李卫东上辈子开小化工厂的时候,已经是九十年代中期,当时李卫东使用的也是九十年代中期的工艺和生产技术,产品质量也达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的水平。

    这一套九十年代中期的工艺,放在八七年,绝对是国内顶尖的水平,李卫东敢保证,至少青河地区的化工厂,生产不出这么好的柔软剂。

    李卫东也考虑过,拿着这个柔软剂的配方,去申请个专利,然后拿去卖钱。但仔细一想后,李卫东还是否定了这个想法。

    柔软剂的制作工艺并不困难,但凡有个高中的文化水平,学起来并不困难。所以柔软剂也是一种很容易仿制的化工产品。

    在中国,这种容易仿制的东西,注册专利根本就没有用。你今天刚注册完专利,明天就有一大群人照着你的专利,推出仿制品,甚至还会对仿制品进行升级。

    而这些侵权的仿制品,很多还都是民间小作坊生产的,这些小作坊甚至连个体户的执照都没办,想要通过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