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51章 当煤老板不香么?(第3/5页)

    革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内容也差不多,全都是拿出40的股权,分给管理团队和科研团队。

    以后两家企业的管理团队和科研团队,分别享有20的股份,年底的时候会根据企业的利润进行分红。

    至于一线的工人,则享受不到股份分红的待遇。

    对于制造业而言,一线员工永远都是可替代品。非技术工种就业市场上一把抓一大把,技术工种的话只要是钱给到位,也不愁没有人来。

    未来很多制造业一线岗位,干脆用机器人来替代人类,通上电就能干活,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制造业就是如此,最基层的工人也最容易被替代,而最容易被替代的,往往就会成为被压榨最严重的。

    所以在现代制造业中,一线工人向来都是没有资格拿分红的。

    而管理岗位和科研岗位,不那么容易被替代,总不能指望机器人去制定企业的战略方向,或者指望机器人去研发先进技术吧

    最起码目前你的科技还到不了那个水平,哪怕是最先进的ai,也不可能像人一样去做高阶管理和研发。

    所以管理团队和科研团队,是有资格享受到股份分红的。

    其实这种模式也不是什么新鲜产物,早在几百年钱,晋商就已经使用类似的股权激励手段了。

    古代的晋商创造了一种顶身股制度。所谓的顶身股,知道是不出资金,而是用劳动力占股,有些地方也称其为劳动股。

    与顶身股相对应的,就是银股,也就是拿银子直接入股。

    这一套股权激励制度非常有效,否则的话晋商也不可能发展壮大。

    最初的时候,顶身股只是掌柜阶层才能持有的,伙计想要拿顶身股,只有晋升到掌柜才行。

    这掌柜阶层,就相当于现在的ceo、cfo、o等职务。而普通的学徒想要晋升到掌柜阶层,跟现在职场新人晋升到企业高管的难度差不多。

    谷到了清朝时候,出现了一个大盛魁商号,开始给予伙计顶身股。

    大盛魁做的是对蒙贸易,这条贸易路线比其他线路艰苦,路上甚至有生命危险。而伙计们拿到顶身股以后,才敢于拿命去拼,因此大盛魁也成功更多垄断了对蒙贸易。

    由此可见,股份激励制度绝对是企业发展的一大利器,伙计们拿了顶身股,能豁出命去给商号赚钱。

    现代制造业当然用不着员工去玩命,但股权激励制度依旧是最有效的激励手段之一。

    九十年代的时候,股权激励制度在国内并不常见,大概只有华为等极少数企业在使用。

    当时毕竟还是国企占绝对主导地位,而在国有企业当中,股权是不用讨论的事情,自然也就没有股权激励制度。

    而富康工程和富康农机发展到现在,原有的薪资激励体系,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扩张的需求了。

    继续向过去那样,使用工资加奖金的模式,管理团队和科研团队很容易躺平,企业的业务扩张也会放慢步伐。

    所以必须要使用一种更加有效的激励方式,确保企业的良性发展。

    随着李卫东麾下的产业越来越多,他也没有那么多精力,一直盯着富康工程和农机。

    若是管理团队做出有损企业的事情来,并且来一个欺上瞒下,李卫东还真不一定能及时处理。

    股权激励方案拿出来以后,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类似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