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七十九章 道人(中)(第2/3页)

    很多。”

    “明天耿格还会来,晚上我设宴招待,安民兄不妨当面对他直说。”

    靖安民哈哈一笑,指了指郭宁。

    他和郭宁彼此并无猜忌,话说到这里,心里那点不快也就没有了。

    昨天晚上下过小雪,有大片的田地看不出阡陌的痕迹,非常显眼。

    两人视线所及,还有一大片的土地专门腾了出来,周围绕着高高低低的木栅。那是马政司出面拿下的牧场。

    马政司的司吏是王扣儿,这阵子王扣儿手底下管控的军马接连暴增,这老儿嘴上抱怨,其实满脸喜色,加之他再过几天,就要当上李霆的岳父了,走路都是呼呼带风的。

    而牧场的后方,一座山头平地崛起,那便是东莱山了。

    郭宁策马再走里许,待到山谷前头,跳下马来。

    骑队来得势头猛,有个驼背的老者,站在一头黑驴旁边,目瞪口呆地看着郭宁一行人,露出嘴里没剩几颗的牙齿。

    驴子上头,坐着一个盘腿的妇人,还有一男两女三个娃娃,好在体格都不大,那驴子尽能撑得住。妇人和三个小孩儿衣服穿得都很厚,但因为赶了长路的缘故,身上,头脸上落着浅浅的霜雪,几乎看不出面容。

    老者张了张嘴,涩声问道“这里是东莱山么我们是来观礼的。”

    “是,正是这里。”郭宁道“老丈,你随我们来就是了。”

    东莱山大致呈半环状,四周有群峰环抱,当中为一深邃圆阔的谷地,仅西南方有一豁口,自成天然门户。据说,这谷内自古为道家所居,曾是轩辕黄帝所常游,号曰“白云乡青烟里”。

    郭宁等人沿着豁口入内,只见谷内林丰木繁,古木参天,无村居阡陌。空旷的平地上,设着一座座的新坟头,看起来刚打扫过,没有积雪。而山谷内侧唯有一座建筑,便是为死难将士们所立的祠堂。

    郭宁此前吩咐,由吕函出面,把将士们的家人亲眷凡是死于战乱的,都列名簿册,再加上军河立营以来折损的将士、百姓名录。将这个名册于莱州择一处立庙供奉,每逢年节,隆重祭祀。

    后来因为从蒙古军手里勒索的好东西挺多,本来设想中的小庙,被扩张成了一座大祠堂,而祠堂一侧,有块风水宝地,则被专门辟为陵园,用于埋葬将士们的尸骨。

    今日祠堂正式启用,有一批将士的遗骨此前停灵于各处,选择此时落葬。故而,有许多将士家眷、亲戚赶来观礼。

    刚才那老者来得晚了点,好在不耽搁事。他进了谷里,很快就找到了牺牲将士家属落座的位置,被一名礼宾官迎走了。

    郭宁压根不信全真教,所以也来的晚一点。这会儿见祠堂前头,吕函陪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道。大冬天的,这老道只穿着单衣,光着脚,有些古怪,但眉眼甚是慈祥。

    祠堂前头,几乎所有的高级军官,包括骆和尚、李霆、韩煊、仇会洛等人,全都穿着正式的戎服站立。

    在他们后方,便是牺牲将士们的家属区域,站在家属两侧的,是足足一百名手持各色军旗的甲士,后头还有数百名观礼的士卒。

    当祠堂里的人捧出将士遗骨,所有的旗帜全都向前倾斜。

    军官们肃然行礼,包括郭宁和靖安民也不例外。

    家属们瞬间就哭了起来。

    也有人手足无措地上去,想扶起那些军中的将领“不敢当啊太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