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34章 一切都改变了(第1/2页)

    过了好一会,群里才有人说话。

    “王业,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显然,大家还是不愿意或者不敢相信,王业真的能拿出来一百万美刀捐给学校。

    这样一笔钱,对于群里所有同学来说,那都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

    王业当然不是随口说的,就连这个金额,他刚才也是有考虑了一下旳。

    他们的母校高中,那好歹也是省重点,学校其实规模挺大的。

    每年高一新生入学人数都近两千人

    王业还清晰地记得,他读高一时,班里同学有一百一十多个,而这样的班级,光高一年级就足足有十八个

    近两千名新生,其中只有不到三百人是超过了录取分数线考进来的,也就是所谓的“平价生”,王业就是其中之一

    平价生们,每年学杂费只有两百多块。

    剩余的一千六七百学生,都是没有达到录取分数线,但分数其实也不是很低的那些。

    他们想要进入这所省重点高中,就需要掏出高昂的“赞助费”,从三千块到几万块不等,距离录取分数线差越多分,交的钱就越多,这样的学生被称为“高价生”

    也幸好,这笔赞助费是一次性,只需要在高一入学时缴纳,后面高二高三就不需要再交了。

    当然了,大部分高价生其实都是差录取线不多,家里人感觉孩子读书成绩还不错,咬咬牙掏点赞助费让孩子进重点高中,将来还是有希望考上大学的那种。

    所以,大部分高价生缴纳的赞助费都是千,真正过万的并不算多。

    但这么来看,其实学校还挺有钱的。

    每年光是收“赞助费”,要是按每人平均五千块来算的话,那差不多都七八百万人民币了

    这笔钱,也是母校高中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了。

    至于县里的财政拨款,那只能说是杯水车薪,聊胜于无了

    或许有人会有疑问,既然学校每年都收了那么多钱,怎么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钱都去哪了

    要知道,学校是归县里管的,县里那么穷,那么多地方等着用钱,甚至很多职工的工资都发不下来。

    这一笔钱,自然也不可能让学校“独吞”了

    或许像王业的老爸老妈,他们的工资中的一部分,就来自这里呢

    王业说要捐款,主要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在同学面前炫耀一下他现在多有钱。

    更主要的,是他真的想要为母校做点事情。

    因为读高中时酷爱打篮球,对学校那个破操场,王业可是深恶痛绝

    就因为对面坑坑洼洼的,打篮球时王业可是没少崴脚

    现在自己有了能力,那就掏点钱出来,为学弟学妹们做点事情,也是好的吧。

    一百万美刀,换算成人民币那也就是八百多万,应该建一个颇为像样的体育馆了吧。

    多余的钱,就让学校多建两栋宿舍楼好了。

    学校那些破破烂烂的宿舍楼,也早该拆掉重建了

    “当然没有开玩笑,这件事年后会搞定的。力所能及下,为母校做点贡献,毕竟我也在学校生活了三年嘛。”王业笑着回应道。

    大家又是一阵沉默。

    力所能及

    大家都是才高中毕业一年半的时间,结果人家王业就“力所能及”给学校捐赠一百万美刀了

    而自己呢,兜里连掏一百块人民币出来,都挺困难的

    “挺好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