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章四七八 忠(第2/3页)

    赵宁也不藏着掖着,直言道“乾符十二年秋日之前,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国战,赵氏上下按照孙儿的请求,算得上是倾举族之力扶持羽翼聚敛财富。

    “无论是拉拢一品楼建立长河船行,对付刘氏徐氏等世家,还是在各地大肆扩张赵氏的产业,暗中聚集训练旁支子弟,夜以继日筹备私军,祖父都是持支持的态度,最不济也是默许。

    “当时做的那些事,有很多都不符合为臣之道,孙儿还以为”

    “以为什么以为老夫要跟陛下翻脸不成”

    赵玄极又好气又好笑,“你刚刚也说了,那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国战彼时,我们很清楚北胡会入侵,也明白在当时那种情势下,我们呈报的军情,陛下会因为某些原因不相信。

    “为了家国存亡,我们事先做些准备,虽然有逾越之嫌,但问心无愧大节不亏。

    “若是国战爆发,我们是未雨绸缪,拯救了江山社稷,若是国战没有爆发,我赵氏作为大齐第一将门,世代镇守雁门关监视草原的世家,做这些也符合身份。

    “要说损失,不过是抹消这些准备要付出些代价而已,总比事到临头,辜负了镇国公这个爵位与我们的天职要强。

    “说到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大齐的天下本就有我们一份,君王雄才大略,我们听令行事即可,君王不那么英明,我们就得想多些做多些,若是君王有时被小人蒙蔽,犯了糊涂,我们自然要尽全力替君王匡正过失。

    “等死,亦或是陪社稷一起死,可不是我大齐第一将门世家,该有的作风。”

    说到这,赵玄极看赵宁的眼神变得有些奇怪,“这个道理,老夫跟你的父母心照不宣,难道你不是如此认为

    “国战前你做那些准备的时候,难道脑子里还有别的念头”

    说到最后,已经保证不急眼的赵玄极,面容再度肃杀起来,眉宇间满是凌厉之气。很显然,在原则问题面前,镇国公不打算有商量的余地。

    “孙儿自然跟祖父想得一样,只是国战这几年,陛下做的有些事情,让孙儿心生彷徨罢了。”这个问题赵宁回答得很坦然。

    因为他说得每个字都是事实。

    前世大齐灭亡,赵宁在临死之时都心存愧疚,面对宋治在烽烟血泊中的质问,是发自内心觉得自己辜负了赵氏保家卫国的职责。

    他会是这种情绪,当然不是凭空而来,正是源于家族环境,说直白些,那就是赵氏一族基本都是忠义之士。

    赵宁的回答,让赵玄极拧在一起的眉头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忧愁,他喟叹道“陛下对皇后,确实是可这毕竟是陛下的家事”

    说到这,他没有继续说下去。

    或许是无法再说下去。

    毕竟帝王家没有私事。

    帝王的家事就是国事。

    更何况,赵七月还是出自赵氏,无论从情感纽带还是利益关联上,双方都密不可分,不可能撇得清。

    赵宁沉默片刻,接着道“国战之前,陛下打压世家准确地说,是消除世家的打算,已是昭然若揭。

    “以陛下掌控的大势,如无这场国战,今日大齐有几个世家从世间除名,有几个世家苟延残喘,有几个世家能不受影响,只怕不好说。国战之后”

    “国战之后,情况会不一样”

    赵玄极再次打断了赵宁,而且接下来语气也没有缓和,神色庄重到近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