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章七五七 教导(下)(第2/3页)

    就行了。来日方长,慢慢学习就是。”

    “是,大哥。”听了赵宁这些话,赵英长吐一口气,放松不少。

    翌日,

    赵宁得到一个消息魏氏秦国的大军已经开始攻打函谷关。

    这并不出乎赵宁预料。

    大晋在关中的探子不少,虽然大战将起的时刻,一直在被魏氏的修行者捕杀,但这些时日以来还是有一些消息传回,故而赵宁早已知道关中的秦军在集结东行。

    在

    赵宁黄远岱等人看来,三家逐鹿中原,魏氏必不可能缺席,虽然部分将士因为从蜀中回军道路险阻,耗费了不少时间,比赵氏杨氏行动慢些,但不会落后太多。

    相较于杨氏,魏氏出军中原要困难不少。

    挡在他们家门口的,不是武宁那种可以轻易渗透策反,乃至威逼的寻常藩镇,而是四镇之主张京,实力强大太多。

    这就注定了魏氏进入中原,从一开始就会是一场攻坚战。

    另外,张京如今投靠了杨氏,就算没有吴国大军帮着把守函谷关,杨氏高手也能及时赶到战场,帮助张京封锁关隘,让魏氏没那么容易深入张京的地盘。

    张京投靠杨氏引发了连锁反应,对杨氏来说有利有弊,对赵氏而言同样如此。现在正是这种反应显现效果的时候,短时间内已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与秦军两面夹击吴军,先解决掉一个对手,这当然是赵宁乐意看到的局面,但他不想操之过急逼之过甚。

    毕竟谁都能看清楚的事态,便很可能在某个时候出现意外变化;杨氏明知自己会陷入险境,坐以待毙不寻求破解之法的可能性不大。

    再者,张京虽然投靠了杨氏,自身却颇有实力,还有金光教相助,难保一直不闹幺蛾子,让本就复杂的局势更加混乱。

    赵宁有自知之明相较于魏氏杨氏,赵氏实力强劲。

    他可不想先败杨氏不成,被杨氏与魏氏联手,先击败了自己。

    因是之故,赵宁没有急着挥师南下去进攻张京,除了保障反抗军大队人马渡河,他眼下选定的用兵方向是东面和北面。

    义成东面是兖州防御使,下辖兖密沂三州,州数不多,地盘却很大,东临大海;

    北面是青州的平卢节度使,下辖青齐淄莱登五州,有腹地有半岛,算得上是三面临海。

    王师一旦从郓州向中原进击,兖州便成了侧翼,而青州则是后院。

    这两个方向不平定,王师就不能说在黄河南岸站稳了脚跟,赵宁亦不可能去进攻张京的地盘。

    当年博尔术率领天元大军渡河来犯,久攻郓州不下,不得不分兵出击,哪怕侧翼有卫州杨柳城一线呼应,都没能达成目标。

    以当初天元大军对齐军的战力压制,在没能攻占郓州青州的情况下,博尔术也被牵扯得疲惫不堪,最后兵败兖州,身死道陨。

    虽说当初博尔术分兵是不得已而为之,也有自己的底气在,但前车之鉴摆在那里,赵宁不可能重蹈覆辙。

    兖州已经派了范子清过去,且有北撤的武宁军呼应,算是有了布置,接下来就看形势变化战事进展,再临机应对。

    现在赵宁考虑的是青州的平卢军。

    大晋在河北河东进行革新战争这些年,天下节度使虽然没几个明着打出反叛大晋的旗帜,但要么被魏氏杨氏分别攻杀和收服,要么拥兵自重行割据之实。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