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章八六二 出其不意(第2/3页)

    晋阳甚至都不需要用到从洛阳返回的兵马。

    “等到从河东俯攻河北、燕平时,再全军进发一鼓而下”

    魏无羡脸上没有笑容。

    他费了很大劲才忍住,保持自己喜怒不形于色的大将风范。

    他声音沉稳地道“自古以来,大业根基在关中者,陇右为背心,蜀中为后院,河东为左翼,汉中为右翼,若想进取天下,则必先稳定后方,而后取两翼之地,再形成合抱中原之势。

    “汉中我们早已攻取,如今便只剩下河东,无论如何也要拿下

    “河东地势高峻,俯瞰东西南三面,尤其是进攻河北最为便利。我们若得河东,再得河北便不难;若失河东,关中亦受严重威胁。”

    说到这,魏无羡稍缓一口气,目光从蒲津渡投向东北方向。

    他的眸中渐渐有了烈火之芒,他的嗓音徐徐变得厚重有力“河东之地易守难攻,自古以来佯攻河东都是恶仗,想要建功并不容易。

    “究其原因,大半归于地势,纵观天下,河东地形之盛最为完固。

    “东有太行山,太行八径扼控进出河北之通道;西有吕梁山,可以凭此阻挡关中之敌;南有中条山,足以限制中原兵马来犯。

    “河东内部,山河密布错综复杂,小型珠状盆地极多,且这些盆地相对封闭,故而成为一个个独立小区域。

    “从古至今,河东的势力在这些地域不断经营,建造了不少军事重镇与险要关隘,它们分别面向不同方位,各具意义。

    “而在河东之地的腹心,晋阳之南,则有一片极大的平坦盆地,靠着汾水主干与分流的灌溉之利,可谓是沃野千里良田无数。

    “百姓靠此衣食充沛,大军因之无缺粮之忧。

    “河东既有关山之固、地形之险、河流之利、沃野之粮,便不可谓不固若金汤。

    “总的来看,河东具备极为有利的内线作战地位。外来兵马想要攻入河东不易,意欲攻占河东全境更难。

    “当年察拉罕率领四十万精锐天元大军,鏖战数年,始终无法奈何河东军,最后只能落得个含恨退兵的下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这里。

    “河东占据着地形之利,兵马想要向外进攻却极为便利,三面都可出击,且皆是俯身向下,天然就有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的优势”

    一口气说完这些,魏无羡长吐一口气。

    一言以蔽之,对于河东的敌人来说,既不能等到河东兵马来打自己,轻易又无法主动去进攻河东,可谓是进退两难,徒叹奈何。

    河东乃霸业根基之地,不是说说而已。

    因是之故,秦国一旦有机会出击河东,便绝对不能轻易放弃,莫说为此劳心劳力,便是付出相当代价都值得。

    对魏氏而言,以河东河北为交换,把中原让给杨氏,是一笔无论怎么说都划算的买卖。

    等到秦国得了河东河北,再跟汉中配合,双臂合抱中原,那就是大势在握。

    更何况秦军眼下还占了洛阳、河阳两镇,只要这两地不失,日后进取中原可谓是占尽便宜

    有杨氏在中原拖着赵氏大军,魏氏眼下进攻河东,那是趁虚而入。秦国想要建功立业、吞吐天下,没有比现在进攻河东更好的选择了。

    天赐良机,不过如此。

    魏崇山的视线也从蒲津渡离开,纵目看向东北方向。

    蒲津渡之所以是咽喉要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