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9章 为什么不能是我呢?(第2/4页)

    要把工厂管理好,给国家缴纳足额的利税,就算是合格了。

    “厂长,你不觉得,你考虑的事情已经超越了一个厂长的职责范围吗”

    王卫东觑着方木满脸的迷惑不解,长叹了一口气,即使是一个优秀的青大毕业生,也无法逾越时代的局限。

    “没错,我提高工人的工资待遇,让他们有时间休息,从短时间看,确实阻碍了工厂的发展。

    但是,你想过没有,我们为什么要生产电视机”

    方木下意识的回答“当然是卖给需要电视机的人,让他们能够获得精神层次的娱乐。”

    王卫东道“现在我们每台电视机的售价超过一千元,有多少普通老百姓能买得起”

    方木道“我们可以卖到国外啊,国外的工资水平,远超国内。

    现在港城人每个月工资换算成人民币有一千多块,一个月工资就能买一台电视机。

    欧美的工资更高了,足有三千多块。

    而国内的平均工资只有不到二十块钱,如何能够消费得起。”

    方木曾经研究过兰花大彩电的销售数据。

    在数据中,百分之八十五的兰花大彩电,都销往了海外。

    王卫东道“如果国外限制我们的销售呢

    你应该

    知道,国外的大公司正在全力攻克彩色显像管技术。

    一旦他们能够生产出跟我们媲美的产品,为了抢夺市场,肯定会游说有关部门。

    届时,一道禁令下来,我们很可能被国外市场拒之门外。

    而国内的市场又没有培养起来,民众缺乏消费力。

    到时候,我们兰花电视机厂该怎么办”

    王卫东并不是危言耸听。

    在后世,华夏号称是世界工厂,拥有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娴熟的工人。

    但是。

    大部分商品却不得不出口。

    为什么

    就是因为国内的消费力比较孱弱。

    人们的收入,不足以支撑他们进行消费。

    这种奇怪的思路,方木还是第一次听说。

    他沉思了足足十分钟,才缓缓的点点头

    “你讲的确实有道理。

    根据经济学的原理,有了消费,才有生产。

    而生产活动中,工厂支付给工人工资,又反过来促进了消费。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但是,仅仅我们一家工人提高工人的待遇有用吗

    咱们现在也仅仅是有两千多名工人。

    就算是能提高两千多人的收入,在全国收入水平低下的大环境下,对于提升全民消费水平也是无济于事的。”

    不愧是青华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竟然瞬间洞悉了其中的奥妙。

    王卫东站起身看向窗外冉冉升起的朝阳,神情坚毅,目光深邃

    “如果我们都觉得无济于事或者是过于艰难,而不去做这件事。

    那么,国内的消费力

    就永远不可能提升,人们永远不可能富裕。

    如果有人必须做这件事,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我并没有妄想凭借自己的力量就能够改变一切。

    只是,想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稚嫩的太阳攀登到树梢,点点金色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落进来,给王卫东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

    方木觉得那个金色的影子似乎高大了许多。

    他站起身走到王卫东身旁,郑重的说道“厂长,我跟着你干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