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章 大明盛小妖举逆事(第1/3页)

    东胜神州,大明国,弘农府,灵宝山。

    作为大明国最富庶的州府之一,弘农府的气象自然是非同凡响,尤其是这灵宝山,更是山接青云,水通幽泉,人杰地灵,树木林茂,自古以来便是仙家潜修之地。

    当今天子朱秉珪曾于十年前巡游至此,一眼望见灵宝山中仙气盎然,山明水秀,当即决定在这灵宝山下驻跸,并立碑题诗一首

    灵山玉水出洛川,仙峦伟貌气幽然。

    今作天子眠星处,枕得一幅好江山。

    至此,灵宝山之繁华更甚往昔,整个东胜神州的文人墨客更是慕名而来,或登山寻仙,或携友游山,或隐居参禅。

    作为这样一座仙山的山神,熊璧当然压力很大,好在他的修为并不低,乃是真仙境道行,所以才能管理好这灵宝山。

    当然,更重要的是大明国是一个信仰天庭和道门的国家,整个国家的风俗可以说非常的道门化。

    大明国开国皇帝朱元璋定下了两条铁律第一,女娲娘娘乃是人族圣母,一切人族都同源同祖,当共同敬奉娲皇,当继承娲皇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大公无私的精神。

    第二,尊道门为国教,只讲今生,不讲来世。此世为人,当抛却前世之苦,莫问来世之福,应当善修今生。

    所以整个大明国的风气极为淳朴,百姓人人上进,因为只修今生,不讲来世,所以大明国的人最重今生,今生必须要做到最好,什么这辈子受苦下辈子享福这种话在大明国不管用,我这辈子既然做了人,就必须这辈子享福,留到下辈子享福那我也不知道了啊。

    熊璧站在灵宝山广丘崖前,看着前方那几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不用想,这些人肯定又是来灵宝山寻仙问道的。

    熊璧化作一个老人模样,朝那几个站在崖边的年轻人喊道“年轻人,快些回来,山崖边风大,危险。”

    听到这话的那些年轻人转过身来,只见他们个个身材高大挺拔,面容俊朗,神采奕奕,腰佩长剑,青巾束发,完全不像是弱不禁风的书生。

    这几个年轻书生迈步走到熊璧面前,然后朝熊璧仔细看了一眼,这时其中一个书生说道;“好一位长者,你竟能爬上这广丘崖来,晚辈佩服。”

    另一个书生道“广丘崖尽是峭壁陡坡,足有百丈之长,我等爬上此崖也需半个时辰,老者你用了多久”

    熊璧缓缓答道“姑且算一个时辰吧。”

    众人面色微异,颇有些惊讶地看着熊璧,随后又一位书生说道“老者,我等是来寻仙问道的。”

    “仙是寻不到的,道也是问不来的。”熊璧说道“年轻人还是回去好好读书考取功名,莫要被虚无缥缈的仙道耽误了前程。”

    几个书生闻言面色不悦,其中一个书生更是直言道“老者说话好不中听。”

    “功名自当取,仙道亦可求。”为首的书生慨然说道“我全都要”

    而个子最高的那个书生则道“诸君请看。”说着他指向了广丘崖周围的那些灵宝山峰峦,道“南瞻部洲大唐国有一位叫杜甫的诗人曾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今我圣朝历经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宗武皇帝及当今天子四代圣君励精图治,开疆拓土,已将整个东胜神州纳入疆界,放眼四大部洲,我大明国独踞东胜神州,真可谓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

    为首的那个书生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