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四二章 向死而生(第2/4页)

    大城池之外,小城池没有安全感。

    这也是王言有意控制的,他来此两个目的,一是练兵,二是寻找战机全灭西夏。所以刚来时,变在西夏大成外放马屠戮,破坏农田,而后诱着西夏追兵在他们的地盘到处跑,到处破坏。有意识的驱赶着西夏百姓南下,增加大城市的负担。同时大宋关闭榷场,不与其通商,陈兵四十万,厉兵秣马,磨刀霍霍。使其不敢大部队追击围剿骑兵,只能小规模出兵阻击。

    但这是毫无用处的,王言最不怕的就是打游击。那努尔哈赤、皇太极,就是前车之鉴。

    复北军满编五万,当然是不可能满编的,没那么多合格的马,也没有那么多的合格士兵,便是骑兵装备还是国库出资,王言的工厂接活,在监督之下流水打造的呢,若不然两年时间,想武装四万骑兵,还是按照他制造的武备列装,基本不可能。所以受此影响,全军只有四万两千余人。

    而这其中,又有六千重骑兵,这是不能野战游击的。毕竟六千重骑的装备,就要上千辆马车拖着,哪里能来去如风到处跑。

    万物相生相克,重甲陌刀兵可以对抗骑兵,但是对抗重装骑兵那就难了。而重装骑兵,同轻骑兵对冲,那也是砍瓜切菜。但是受限于装备重量,马匹体力,不持久,所以难以应付骑兵风筝,因为撵不上。若是能撵上,那当然一枪一个的屠杀。所以六千重骑兵,在前线战场牵制待敌,同时负责接应王言等人。毕竟西夏也有几十万军队的,真干急眼了,也得有条退路。六千重骑兵,就是人山都能捅个窟窿出来。

    所以王言真正带到西夏的部队,只有三万六。他的战法也简单,就如现在面前上演的一般,就是小股部队分散行动。一开始是以一厢两千五百人为一个单位,分作十队人马间隔二十里散开,四处杀掠,干掉敌后的大股敌军。而后一点一点的两千人,一千五百人,一千,五百,直至现在的一百人为一股。就算伤亡了几千人,也还有两万多人,分成两百多股百人队。

    每队间隔十五里散开,若单按直线算距离,那就是十五公里还要多的距离,算得地毯式平推。当然实际执行肯定不能那么干,因为要考虑策应支援的集结速度,还要考虑集结时的人马疲劳情况。所以是有前后有左右的分散,差不多覆盖方圆五公里多的地区。此外还有外派二十公里的斥候小队,一有大部队来犯,便立刻集结应敌。若没有,那就成小股部队,到处屠戮。

    这一年的时间,他们从两国交界,一直杀到了回鹘的地盘,又往南杀了回来,将人都赶到南边。

    也是因为他们的大肆破坏,再加上赶人南下,导致了各大城市的压力大增。因为本国中有人破坏,他们还要吃用,外面又没有贸易,不能交换物资,光吃不进,便是他们守着金山银海,三百万人的吃喝,也难以支撑多久。

    这次的不能做生意,那是真的不能,动真格了。谁通敌,谁灭族。王言参奏,赵佶批红,直接抄家。

    也是这样,导致西夏内部物价高涨,民生疲敝。看到这个情势,王言料定西夏难以为继,毕竟此前与宋一战的损失,便是修养三年也难恢复多少,因为西夏的盘子太小,潜力太低,地方也不是太好。这一次又有他有目的的破坏,自是难以长久。所以他一封奏疏上到在外巡游,大发雷霆的赵佶那里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