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零八五章 建学校(第3/4页)

    王言提出来,政事堂的各位大臣们完善的。他的说法当然很激进,范仲淹等人再缓和一下,具体的安排基本上也符合王言的预期,必要善用开窗理论。

    就好像他最开始要钱的时候,说的相当庞大,但最后要下来的,不过只有三个书院,以及各个县开设两所官学,一所可容两千人,其中有一千人为女童蒙学名额。一所可容纳千人,接受蒙学以后的进阶教育。

    当然这个数目不是定死的,毕竟很多县的人口也用不到这么大的学堂,没那么多的学生。

    至于补贴之事,也有了着落。蒙学不必交束脩,纸笔免费发,学生自己吃喝就行。进阶教育的书院,则是不收束脩,其他的学杂、吃喝

    自理,说白了就是给学子一个上课、学习的地方,学的怎么样不管。

    这是真正给百姓们的福利,大大的降低了读书的成本。有钱人家的孩子,当然是去那些有名的夫子自己开设的书院去。甚至就连资本积累阶段,要吃糠咽菜的小地主的家庭的孩子,大多也不会选择去官方的福利书院的。

    大班授课和小班授课,有战绩的名师,和没名声的不第士子,如何选择,人们当然是有数的。

    对于大宋来说,这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过王言给出了招,地方盖学校可以找大户化缘。至于长久的笔墨纸砚的支出,一样可以化缘。王言相信,地方大户会给他这个面子。

    而另一方面,他也要开设笔墨纸砚的工厂,进行大规模的制造,把价格打下来。不追求质量,只要不是太过差劲,能用就行。

    现在公文已经下发,明年秋天以前,各个县城,必须把这两所书院建起来。谁完不成这个ki,那到时候就要看他们的命硬不硬了。。

    “武学设立在此地,狄公以为如何啊”

    汴京西城外,王言挥手指着面前的一大片土地。在他的旁边是又一次卸任赋闲在京的狄青,后边,是一堆的官吏。有国子监的,有开封府的,也有县官,更有枢密院的、三衙的文武官员,还有工部、将作监等等,老大的一票人。

    王言站在最前边,跟狄青并肩而立,挥手之间,很有一种指点江山的意气风发。

    “是否大了些”狄青有些不太确定。

    “军校,自然是要大些的。总要跑马、演武,若是小了如何施展的开”

    狄青点了点头“言之有理。那便定在这吧,东城文,西城武,倒也是相得益彰。”

    “都听见了七日之内,把军校建设规划送到本官的桌案之上,要听取狄公的意见,将各种情形都考虑到,免得今后所用不及。”

    “是,相公。”

    王言偏头看着精神十足的狄青“狄公近来可整理了一身军略”

    “在你王子言面前,老夫何谈军略啊不过是活的久,战场经的多,有些所得罢了。”狄青抚须笑道,“自从前些日子你荐老夫任军校祭酒,老夫便已经在写了。还给地方的一些将官写了信,让他们也整理一番,以后都来军校,大家交流一二,也省的打了一辈子的仗,什么东西都没留下。”

    他现在的状态真的很好,再也不用担心家里的狗头上长角了,因为打了西夏,又打了契丹以后,王言就排在他前边了。

    而且王言也力保他,让他得以在京安享生活。不时的,还能去枢密院开个会,讨论一下,如何彻底的灭亡西夏、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