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五十章一意孤行(第2/3页)

    时,微臣不论有何想法与谋略,但只要王上所主张微臣都会陪同王上。

    除了强攻孙武围城吴军之外,王上所想该是在此占据有利地形,与越都形成相互支援的局势。

    而吴王夫差所率的吴国大军,欲攻越都必然会通过此地,甚至会直入越都与孙武的吴军汇合。

    这样如果王上驻兵于此地有利地势,就可以袭击吴国夫差大军。

    若是夫差所率大军受袭惨重,那么孙武的大军必然会调出,而越国之围当可自解。

    而只要再击溃孙武的吴军,那么吴国必然受到重创,而吴国又深入越国境内,怕是连撤出都十分困难。

    就算撤出,也会损兵折将。

    王上当是有此意图,想反败为胜,重创于吴军。

    只是此举太过冒险,若我军不进驻越都,此举意图必然会被孙武以及夫差识破,若他们也将计就计,把我军围困,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范蠡毕竟也是兵法大家,只听得越王勾践在此休整,就知道越王的意图,而且对于越王的意图得失都作了利弊分析。

    而越王勾践的策略,只是把孙武围点反援的策略拓展开来。

    在普通人都会认为越王会全军退守越都之时,越王却把大军置于越都城外百里之内,也算是堵住了吴王夫差的大军,反而成为打援的一个据点。

    可以出人意料,出奇不预的反击吴王夫差的大军。

    这样在兵力相当,或者是占优的情势之下,而且又是自己熟悉的越国封地之内,吴王夫差必然会大败。

    这样越王勾勾践就可以解了越都之围,而且也算扳回一局,颜面之上也过得去。

    可就算再好的据点,却也难比越都城高则坚的防守优势,十分冒险,而且是冒着灭国之危。

    毕竟就算是巢邑有王禅的九万楚军,可若吴国大胜,甚至于杀了越王,那么楚国也不会再攻吴都了,毕竟就算攻下吴都,只要吴王及孙武回防,那么吴都还是会被吴国占据,这其中吃亏的只有越国了。

    而且范蠡不仅考虑了越王的想法,也考虑了他的对手,是否会想到此时越王驻军的谋略,依孙武的带兵经验,当然也能窥视到勾践此时的想法,那么奇兵就成不了奇兵。

    “范将军不愧是兵法大家,本王的谋略就是如此,而且本王已选好了驻军伏击的地方,那就是会稽山,此山是我越都北方的屏障,同时此山国史悠久。

    当年禹帝封禅,娶亲,计功、归葬都在此山。

    此山也是我越国开国繁衍的重要灵脉,我若率越国大军进驻此山,可钳制夫差所率吴军,给狂妄的吴国小儿以迎头痛击,而且从山南可直入越都北方,或是绕道东门,正与将军策略相符。

    只是重回越都,当在本王击溃夫差小儿之后。

    那时本王击溃夫差,想来孙武纵是兵法大家,也不敢留在我越地,越都之危自解,而且本王还可以趁势追击吴军,甚至于重新攻伐吴国。

    此山本王常在此地游览,得天独厚,是我越国最具福地之山,历代受禹帝庇佑,想来此次能驻此山,也将是我越国转机之地。”

    越王此时还是把自己的策略说完,而且还连带着越国先祖,也是我炎黄子孙的五帝之一禹帝一起作为说辞。

    大禹就是此地之人,治水之时,三过家门而不入,视为典范。

    而后期秦始皇统一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