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三十二章不欢而散(第3/3页)

    才你所言,本王可以马上就把你斩了,可念在你一片仁善之心,也是为了我晋国百姓,所以本王忍之又忍。

    你如此责问本王,是觉得本王有心祸乱于晋国,只想收回王权,而无视晋国百姓死活吗

    本王告诉你,列国之间,诸侯内部之争,从来也没有仁义两字,勾心斗角,无所不用极其,阴谋诡计只要能成功,可以不择手段。

    此时六卿把持着晋国朝政,对本王孰视无睹,本王就如同当今大周天子,所有诸侯列国都对天子之令不闻不问。

    可本王非是天子如此懦弱之人,本王要收回王权,就必须用非常手段,若是只靠夫子如此假仁假意之心,六大世族权贵有谁会把权力回归给本王呢

    你懂仁善,懂中庸之道,可你却不知权力之争是残酷的,非是你与本王这般可以平起平坐,有言说言,而是你死我活之争。

    若本王对这六卿世族仁义,他们就会对本王不仁。

    世间之人非是如夫子所想,以德报德,本王对六卿,八卿如此善待,可他们对本王如何,还不是以怨报德,慢慢吞噬本王的权力,直到现在本王如同不存在一般。

    所以本王是不会改变的,若不借六卿之力相互残杀,本王如何能收回王权,难道靠你孔丘之仁善吗”

    晋王此时对孔夫子也是十分失望,而且也不再掩饰其目的,话却说得让孔夫子无言以对。

    孔夫子一直传教仁善,可仁善对于教化普通民众十分有利,而且尊卑身份礼义也可以束缚于底层百姓,让百姓不敢造反,不敢逾越身份,让像晋王这样的诸侯王族利益得以维持。

    可仁善对于权力之争,列国之争却并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束手束脚,裹足不前。

    权力之争非君子可为,而是小人之举,这一点晋王看得十分清楚。

    现在晋王面临的是权势之争,所以孔夫子能带给晋王的已无足轻重。

    当初他重用孔夫子其实也只是想博取贤名而已,让天下贤才觉得晋王有容人之量,可现在却并不一样了,所以刚才晋王的话已说得清楚,这像是对孔夫子下了逐客令。

    孔夫子当然听得出晋王所言,而且他对此时的晋王也是十分失望,不愿再辅佐一个背信弃义之人。

    “王上,既然如此,老夫再留在晋国也无益于王上,无益于晋国百姓之治,而且王上此时所谋在下也无法再帮王上,也只能退出兴晋会,还望王上见谅。

    孔丘年岁也大,既然不能劝服王上,只能告辞了。

    同时孔丘也感谢这几年来王上的信任,与照顾,在此谢过王上。”

    孔夫子此时起身在堂中对着晋王行了一个大礼,也算是对晋王的尊敬。

    “如此正好,本王就不送夫子了,不过这几年来本王也从夫子身上学到不少治国理念,本王非是不念旧情之人,本王对夫子自有赏赐,等会儿会让人送与夫子,夫子也不必气馁,还是可以在我晋国设堂传教,本王也是十分支持。”

    晋王此时说完,也是再次躺了下去,闭上眼睛,不再理孔夫子。

    而孔夫子此时也不想多言,起身之后就朝外走了出去。

    对于孔夫子而言,他与此时的晋王已是志不同道不和,再留在晋国只会有违自己所传之仁善之义,却也改变不了任何事实,而对于晋王来说,他已是无用之人,既然无用,何必多留呢

    此次会面也是不欢而散,是真的不欢而散了。

    孔夫子心里当然也有准备,对于晋国他知道已非他能主宰,能主宰晋国的是权力,是对权力的贪欲,而非对于世间百姓的仁善。

    ” tart”bnk”

    天才本站地址。小说网阅读网址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