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嫁祸之计(第2/3页)

    ,而且一边说一边喝着茶水,同时也看着智伯不停变化的脸色。

    特别是后面所说,智伯的脸已然是无法的控制,时而变得狰狞,时而又恐慌。

    “先生今日所言,让本公不得不痛下决心,虽然本公只是想灭了其它几世族,可晋王竟然欲图勾结其它诸侯列国来镇压晋国内部之争,这已是完全背叛了晋国,也背叛了自己的祖宗。

    若说本公还对他妇人之仁,那么本公将来就不配统领晋国。

    若王上不死,只会把晋国带入一个深渊。

    列国之争从来没有真正的朋友,只有利益,若说借齐国吴国甚至于秦国楚国之手来实现他的王权回归,只会是引狼入室。

    这些诸侯从来没有谁愿意看到晋国平稳的,都在窥视着晋国,就巴不得晋国自乱而吞食晋国。

    要晋国一灭,那么天下一统就与晋国无半点关系,而只有晋国不稳,那么其它诸侯列国才会有机会实现一统。

    可他想得错了,本公绝不会让此事发生,就算是此时敌对的赵氏也不会让此事发生。

    既然晋王不顾祖宗大义,那么本公也顾不得仁义了,不是他死,就是我晋国为此而亡。”

    智遥此时也有些气愤,本来晋国内乱也非一时了,可当外敌来侵,这些世族都会同仇敌忾,一起抵抗外敌来侵,所以纵然这百年来晋国受世族所控,可晋国反而称霸于列国,并没有因为此事而弱于任何列国。

    而刚才吕子善所言已经突破了此时智遥能承受的底线,晋王此为相当于卖国求荣,只为了收回王权,却已不顾于晋国将来的死活,这确实把智遥逼上不得不反晋王的地步。

    “是呀,列国之争其实现在都局限于大周天子之下,所以纵然是一时得胜诸侯之间也会相处和睦,这都是有大一统之格局。

    可若是晋王依此而为,那就是不顾及晋国列祖列宗打拼下来的封地领地,欲图置晋国于灭亡之地。

    试想有那一个列国会无缘无故来帮晋国,大周天下诸侯列国都希望晋国分崩离析,有谁会真的希望晋国强大,称霸于列国呢。

    晋王老了,已经昏庸不了,竟然会有如此愚蠢的想法,实在是自寻死路。

    而且智伯若出此下策也非是一无是处。

    今日晋王受怒其实大家都看得清楚,非是智伯要斩杀董安于,而是晋王怒气之致。

    那么晋王斩杀了赵氏良臣董安于,赵鞅又会如何想

    此次赵氏围攻,也是出力最大,对于歼灭范氏与中行氏功劳比智氏还大,可赵氏却未占得半分便宜,反而被晋王斩了最为信任的家臣,如此大辱,自然会让赵氏对晋王十分仇恨。

    那么赵氏仇恨于晋王,若晋此时死了,谁又会怀疑于智伯呢,毕竟智伯此时的威势还要通过晋王来保持,而且与晋王并无仇怨。

    所以若晋王死了,没有人会觉得是智伯所为,反而为认为是赵氏所为。

    若世人皆觉得是赵氏为报私仇而杀了晋王,其实也并不会意外,毕竟这种事于赵氏而言也非先例,百年前就是如此,若不然当时赵氏又怎么会险些灭亡呢

    而智伯也才可以借此机会,打着平叛之名,光名正大的讨伐赵氏,同时也让韩氏与魏氏无话可说不得不依。

    更何况此时智伯与韩魏两人共同代管着范氏与中行氏的封地,却无赵氏,若不讨伐赵氏,那么赵氏必然会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