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七十九章 发展(第2/4页)

    分享”和“共同探讨”的方式,总结他们在砀山之战和谯郡之战中学到的一些经验。

    陈胜和陈守,分享他们在指挥作战上的一些心得和感悟,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

    陈刀和李仲、陈七等人,分享他们在领兵作战过程中,领悟的一些诀窍,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

    但即便是以这种教学进度比较缓慢、比较细致的“分享”与“共同探讨”的形式,开设军官训练班,教学质量依然远远不符陈胜的预期。

    人的天资有高低,有的机敏,有的迟钝,机敏者可以举一反三,迟钝者举三都未必能理解其一。

    人的文化有高低,有的家学渊源深厚,诗书传家、世代行伍,而有的,祖祖辈辈都是不识字的佃户。

    天资与文化的差距,就造成了理解能力的天差地别

    同听一堂课,课后一问反馈,十个人能给出七八种反馈。

    其中还有过半数,都是类似于“俺觉得该冲”、“俺觉得该招呼其他营的弟兄们一起冲”这类听了就跟没听一样的无用反馈。

    陈胜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记忆深刻的那几所大名鼎鼎的民国军校,无论是黄埔军校还是保定军校,招生都有一个“考”字儿

    其学子,就算不全都是有钱有势的富家弟子,也绝对都是识文断字的进步青年。

    至少不识字的文盲,肯定是进不去那两所军校的。

    这么说来,好像还只有我兔那种军中扫盲,层层推荐、选拔优秀军官,前往军校学习的军官培养机制,更符合红衣军的实际情况

    那十里八乡的俊后生老李,当团长时都还不识字呢,后来去军事学院学习的时候,不也能写上一篇精彩的亮剑毕业论文了么

    陈胜心头拿定主意。

    不过他也没有立刻就解散正在培训的军官训练班,而是按照计划继续着教学。

    他心头跟明镜儿一样,稷下学宫的作用,除去培养人才之外,还有收拢人心、竖立威望的作用。

    而且眼下的这一期,也正好为后续的推荐进修机制,埋下伏笔。

    他们之中优秀者,肯定还会第二次来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的第一期军官训练班,采取不分班的大课制,陈胜每天都会到场,亲自主持一堂课。

    其他课,他就算没时间来听,课上所分享和探讨的内容,也会送到他处,由他亲自取菁去芜存档,等到第一期军官训练班毕业之后,再汇总编写教案。

    他的想法是,编写两份教案。

    营连级一份教案,教授练兵、战术指挥等内容。

    师团级一份教案,教授统兵、战略指挥等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在他领兵赶赴谯郡之前,他就已经命梅花山庄天工院的匠人们研发造纸术了。

    关于造纸术,陈胜就记得一个大概把草捣烂了泡在一个大池子里,再用平整的纱布过滤、定型、晾干

    等待他从谯郡返回陈县后,天工院的匠人们就将制作出来的纸张样品,送到了他的手里。

    天工院制作出的纸张样品,外观像极了陈胜前世回乡给爷爷奶奶烧的纸钱,质地比那个还要糙,厚得跟菜刀有一拼

    陈胜知道肯定是那个环节出了错,但他也提不出什么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只能命他们继续研究,怎样将纸张做得更白、更韧、更细腻。

    不过这种又黄又糙又厚的纸张,也已经足够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