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1章 热闹的电视节目中的一点冷静思考(第1/4页)

    一、拥有主见,让生活更有品质

    昨天其实并没有写完,才写到了去酒家吃饭。

    是可以借着节日期间尝到一些平时尝不到的菜,但总的来说,不见得好吃。

    真正好吃的,还是平常吃得到,会经常点的菜。

    这个逻辑也对,假如不好吃,为什么要经常点呢

    都是在花自己的钱,没必要花钱买罪受吧。

    这个认知是和商家的促销理念是不同的。

    商家肯定说平常吃不到的才是好的,或者说贵的才是好的。

    他们当然是这么说的。

    不然叫他们怎么生存

    他们说的都是对他们的生存有利的,而且听上去是有些道理的。

    不错,这就是商家的促销手段了,听着有些道理的,但是对他们有利的。

    可是呢,对于消费者来说,肯定是要对自己有利的。这是肯定会有冲突的。

    还记得最近上班到站的地铁口附近开了一家蛋糕店,走过路过时,闻到一股蛋糕香,真的很诱惑。

    于是忍不住掏钱买了一份蛋糕,当时营业员让我办会员,我没搭理,可是吃了之后,觉得还是办会员划算,这家的蛋糕是很美味的,假如经常进出路过的话,很难抵挡这股诱惑的,那么还是乖乖地办了会员的划算。

    当我办会员时,看到很多人在买蛋糕,都是被那股香味给诱惑来的。

    当时我就说,闻到你们那股罪恶的香味,我是挡不了诱惑。

    听得营业员哈哈大笑,然后旁边还有一对小情侣,男的也是笑出声了,女的则是低着头在笑。

    结果还有两个老阿姨来问问究竟,别看老阿姨,对于买东西很在行的。

    曾经在苏州面馆里看到,有几个老阿姨不是在门口看菜单,而是进来看别人上桌的是什么菜,什么菜好,她们就点什么。

    这种方法很直观的,而且出错的概率不大。

    本来嘛,菜是用来享受的,看到了,闻到了,那么基本也就差不多了,是可以点来吃了。

    所以老阿姨买东西会先问旁边人。

    我也受这些老阿姨的影响,有一回去糕团店,我看到一个小姑娘在吃糕团,我就问她,好吃不一般来说,碰到这种问题,人家都是会回答的。

    吃货看到吃货,那是同道中人,怎么会不回答呢

    小姑娘说,好吃。她说了好吃,那么我就买了,买回来一尝,还真的不错。

    所以就知道这些老阿姨的生活经验是不错的,这样的话,心里会想有底,不容易产生偏差。

    而那一次在地铁口附近,老阿姨们一问,我就说,假如你们是偶然来的,那么就先买一份回去尝尝。

    她们说是在这里附近上班的,那么我说,还是办一张会员卡吧,看上去优惠活动比较划算,而且这股香味不是每个人都能抵抗的,很罪恶的。

    当我说到罪恶的香味时,大家都哈哈大笑。

    老阿姨还说我介绍得好,我也在琢磨,怎么叫介绍得好了呢

    我就照实说而已,也没有添油加醋,而且也不是经过了美化的字眼。

    后来一想,像这种很罪恶的香味,营业员是不会说的。

    他们肯定是说好的,是经过了美化的字眼才说出口的。

    肯定说香味迷人,他们是告诉我,假如买回家后冷掉了,没有香味了,记得在微波炉里转一转,那么香味又出现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