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朕怎么可能会输呢?(第3/4页)

    实,然后到了南京被皇帝下令背锅的连待责任。

    就在崇祯自怨自艾的时候,熊开元进了宫,在崇祯面前暗讽首辅不得人。

    陛下励精图治数年,可天下一天比一天乱,原因在于庸人占据了高位,并且相继为奸,致使天灾接踵而至,直至今日仍未衰止。

    他又批评首辅偏袒私人,以致督抚失地丧师。

    有了熊开元的奏报,崇祯便下令把该有人的都招进宫中来对峙。

    因为吴国俊进京的缘故,先前许多摸鱼不上班的大明官员纷纷上班了。

    毕竟连官位都没有了,那些士卒极大可能会去抄你的家给他们自己发军饷。

    至少有大明官衣披在身上,会让他们忌惮一二。

    周延儒到场之后,他很痛快的承认自己确实是徇私了,但绝不承认受贿。

    崇祯便询问有没有实证,可熊开元支支吾吾,不敢公开diss周延儒,最后,周延儒故示大度,请崇祯下旨命熊开元补写一份详细的书面报告。

    可是,熊开元呈上的书面报告依然是泛泛而谈,并没有陈述对周延儒不利的实据。

    原来,这位首辅虽然表面大度,实际上非常担心熊开元的证词对己不利,于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不断的劝熊开元慎重行事。

    因为周延儒提拔的人大多是“贤人”,如果首辅下台,则贤人将尽数被逐。

    熊开元被说服。

    因此,他的报告只是复述一遍面圣时说过的话。

    这相当于承认自己对周延儒的指控并无实据,实属诽谤。

    当时的情况是,外敌压境,朝野恐慌,崇祯正要倚仗他十分信任的首辅团结朝廷上下文武大臣,一致对外,怎料熊开元却不顾

    大局、“诬陷”首辅,以致朝野上下自乱阵脚。

    因此,崇祯见到熊开元的报告后大怒,立即命锦衣卫将熊开元打入诏狱。

    崇祯将熊开元的桉子交给锦衣卫掌事者骆养性。

    骆养性是熊开元的同乡,对首辅周延儒一向不满,因为周延儒要求罢免东厂、锦衣卫缉事。

    他在次日即呈上狱词。

    但崇祯对这份狱词不太满意,认为熊开元诬陷首辅,是要让皇帝成为孤家寡人,以方便他办事,这个桉件必定有主使者。

    骆养性没有对他用刑,实在是渎职,希望他严加拷问,查明真相。

    可是,严刑逼供之下,熊开元非但没有招出主使者,反将周延儒的全部抖搂出来,被骆养性送上来。

    到了这个时节,皇帝想要看什么情报以及状子,都不是他能决定的了。

    周延儒贿赂太监想要得知熊开元的壮词,结果发现全都是他的。

    为了避嫌,他主动向崇祯提出自己愿意带兵出京御敌。

    周延儒充分分析过形势,清军志在把掠到的人财物送回辽东,必然无心恋战。

    只要把清军送出长城,就可以坐得保卫京师的大功。

    这便是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

    而且洪承畴手中还有许多人马,自己完全可以加以利用,让皇帝认为他是无法离开自己的。

    首辅的位置便算是坐稳了。

    至于些许弹劾又算得了什么

    待到重新回京,有的是法子整治骆养性这个狗东西。

    别看大明是一艘及及可危的沉船,可是当朝首辅投降的身价与一介屁民投降的身价能一样吗

    谁不想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