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六十三章 陇上行(12)(第2/4页)

    地给补种些东西。

    崔二郎自然是不晓得此类细碎事情的,但是这日上午,当他骑着马,带着一种截然不同的心态,冒着晚春阴沉沉的天气,从平原郡再度来到清河后,却清晰的察觉到了两郡在春耕上的差异。

    因为这个时候,最早耕作的春苗已经开始冒头了,视觉上就能察觉到这种差异。

    清河是斑秃的,而平原是成片的,而且少数斑秃也在补种。

    崔肃臣读书自然是多的,当然晓得无论是什么先贤都要强调农业的重要性,甚至视为根本,故此,当日唐皇继承祖帝遗志,年逾七十定业,终结了白帝以来百十年的乱战,史书末尾,只用了一句,“陇上复多苗矣”,便足以让人掩卷叹息了。

    而今日今时呢

    按照曾经过自家的冯无佚所言,淮西大崩,淮南完全坞堡化;

    按照谢鸣鹤所说,江东江西马上糜烂;

    而白氏明显有布局,早早据有太原、襄阳两大天下要冲,并在东都、西都各有落子;

    张氏稳坐河东;司马氏把控江都军政,并有徐州大营;

    东都纷争不断,曹皇叔只能只手撑天;

    幽州大营盘根错节,内外交纷,进取不足,自保过盛;

    河间虽败犹据有河北数郡膏腴之地;

    各州郡长官或有野心,或摇摆不定;

    晋北、紫山、陇西皆有所谓义军割据;

    北地七卫与七镇明显要借着乱势再大闹一场;

    南岭那位圣母老夫人和冯氏什么心思谁也不知道;

    巫族东部中部联盟,此时应该要差不多吞并完毕细碎的西部,马上便要南下关陇和晋北;

    也就是东夷明显被四次征伐打的气血不足,平白咬牙西望

    毫无疑问,这其实恰恰是个乱象极端扩大化的前奏,战争的激烈程度与纷乱的程度其实还没到份上那么换句话说,眼前的斑秃田亩已经是某种脆弱的美好了。

    不说别的,如果自己此行做的不够漂亮的话,清河祖地所在的清河郡就一定会被黜龙军杀鸡儆猴,哪怕是黜龙军自诩军纪严明,那也是血流成河的结果。

    “什么人,为何来边境窥视”

    一队二三十骑的清河郡轻装哨骑不知何时围了过来,但单骑驻于田埂上的崔肃臣却置若罔闻,直到哨骑首领,一名伙长忽然来喝。

    “前徐州大营监军司马崔肃臣,出身清河崔氏郑州房,行二,专来清河老家探亲访友。”崔肃臣回过头来,就在马上正色拱手以对。

    前方哨骑伙长诧异一时,继而便软了下来,无论是前徐州大营监军司马这种身份,还是清河崔氏出身,对于他来说,未免都有些气短。

    踌躇片刻,伙长只能硬着头皮来问“崔司马二郎既来探亲,自往后面武城县还有郡城去,何故到边界闲逛这里正在交战,经常出人命的。”

    “专门来找你家史都尉的。”崔肃臣缓缓来答。“有事情跟他说劳烦引路。”

    伙长听到这里,反而释然,这样更好,省得对方是个探子,却用崔氏名头唬了自己,送到都尉那里,什么事自己都不担责。

    一念至此,那伙长反而礼貌,只是让众骑团团护住这崔二郎,到底是抢在打雷前将人送入了漳南城。

    漳南城,顾名思义,就是在清漳水的南侧,却位于清河郡的东北角,往南一字排开到大河分别是历城、高唐、茌平,正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