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八十章 缘由(第3/3页)

    宫屡屡提议,再启重臣铨选李世民在心里判断,约莫还是父亲在和稀泥。

    至于为什么今日提及应该是找个由头。

    果然,李渊向李善招手道“春江花月夜为传世之作,若是落榜,朕当为后世笑耳。”

    李善脸上露出个感激的笑容,赶紧行了一礼好吧,天策府内又多了个对头,从吏部尚书转为工部尚书,封伦能不恨吗

    但封伦会去找杜淹的麻烦吗

    不会,人家是京兆杜氏子弟呢。

    所以,很可能会去找寒门出身的凌敬的麻烦头痛啊

    崔信细细打量着这个少年郎当日在山东就是个能折腾的,没想到回了长安更能折腾,一首春江花月夜让秦王丢了个吏部尚书,秦王还不恨死他

    女儿啊,要不你还是换个目标吧这位实在太能折腾了

    等杨恭仁和崔信出去后,李渊招手将李善叫到近处,“清河崔氏刁难至今”

    显然,崔信今日发难李渊立即想到了李善斩杀崔帛一事。

    李善咳嗽两声,想了想又咳嗽两声,脸都挤得不能看了,“陛下伯父,当日之事,崔舍人倒是处事公正,许放还田地,更言族老不许,便以私田还之。”

    “那”

    “咳咳咳”李善剧烈咳嗽了会儿,苦着脸说“伯父此事能不说吗”

    李渊瞄了眼李建成、李世民,狐疑道“有何不能说的”

    “无涉其他”李善身子往前凑了凑。

    李渊作势侧耳,结果听到“真的不能说。”

    “私事,私事”李善唉声叹气,“要不等有了眉目,再禀报伯父”

    李渊更是狐疑了,挥手道“今日朕设宴致谢,大郎二郎可回。”

    李建成、李世民对视了眼,都莫名其妙,起身告辞。

    李渊对李善的态度如此和善,期间的缘由很复杂,最主要的当然是李善救回了平阳公主,此外还救回了得其重视的宗室子弟李道玄,更有筹谋山东战事之功但李善这个名字最早传入李渊耳中,却是因为李善斩杀清河崔的崔帛。

    李渊本就是出身河东大族,虽然身为皇帝,有着削弱门阀世家势力的本能,但他也很清楚,只可能以制衡的手段来削弱制衡,就需要另一方势力。

    所以,李渊在执政中,刻意的将门阀世家分为了两块,一块是河东关中陇西,比如河东柳氏、河东裴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另一块是山东士族,比如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等等。

    所以,五姓七家中,武德年间,几乎看不到山东士族出仕高官显贵,这主要就是因为李渊的刻意打压。

    原本在李渊心目中,李善这个斩杀清河崔氏子弟的少年郎,未来是一颗能用的棋子没想到却能救回最心爱的女儿,这才多有善意。

    但如今崔信发难,而李善颇有踌躇李渊有些疑惑,这是上位者的本能所至。

    “此事说起来有点”李善作势搓搓手,一副难为情的模样,“毕竟年少,还请伯父勿怪”

    “嗯,毕竟年少,就算不妥,亦不怪罪。”

    “伯父说的是。”李善叹道“那日也是嘴快不料张文瓘更是嘴快”

    嗯,这个锅李善是不背的,你张文瓘不是欠了我人情嘛,你来帮我背吧。

    李渊喃喃道“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第二日所以崔信言提笔即就”

    “不对,你与崔信之女有旧情”

    “伯父”李善瞄了眼不远处的宫人,“当日只是遥遥相望而已听闻崔小娘子被禁足了。”

    “难怪适才难言,小儿女之情。

    ”李渊老脸抽抽,“怀仁有意为崔门婿”

    不是娶崔氏女,而是为崔门婿。

    李善自然听得懂其间的区别,立即摇头道“当日便未有此意,后来更有斩崔帛一事只是那首诗被张文瓘送去,崔信爱女心切”

    说得简单点,我没娶崔信女儿的念头,只是那日嘴快做了首诗,被张文瓘告诉了表妹崔小娘子,然后崔信就觉得我撩了他女儿

    李渊犹豫了下,“清河崔氏,天下望族,可要朕赐婚”

    李善满头大汗,连连摆手,“伯父还是不管的好,侄儿并无此意。”

    这下子反而是李渊起了这个心思,“崔信其人,品行才学都为一时之选,其女倒是配得上怀仁。”

    简单来说,如今李渊对李善颇有善意,以子侄辈视之,并不将其作为日后对抗门阀的棋子心思一变,倒是觉得这门婚事不错。

    “日后再说吧。”李善小声说“还请伯父代为保密,此事若是传开,崔舍人只怕要持刀登门。”

    李渊笑了笑,“便依你的意思,若要赐婚,明言即可。”

    在李善心目中,那位崔小娘子可以作为备选但问题是,李善并不准备在武德年间定亲成婚。

    换句话说,就算要赐婚,也应该是李世民的事。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