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九十章 两仪殿(上)(第2/2页)

    通,裴世矩得知后立即出使塞外,大义公主因此被杀。

    裴世矩从中斡旋,联合达头可汗制衡都蓝可汗,这就是东西突厥分裂的起端。

    李渊思索片刻后看向了李世民,在这方面,他更信任次子。

    李世民当然知道颉利可汗为什么要递交国书请议和,李善早就通过凌敬告知,突利可汗已回五原郡,如今两位可汗内斗,攻打马邑都是不得已双方制衡后的举动。

    “罢攻马邑,许议和。”李世民干脆利索的说“一边猛攻马邑,一边请议和,孩儿未闻如此奇事。”

    察觉到父亲投来的视线,李建成点头同意,“退兵,许议和。”

    看李渊还保持沉默,李世民扬声道“父亲,孩儿视江南战局,李大亮破张善安,李世绩破陈当世,赵郡王叔攻占枞阳,任瑰攻克扬州,江淮军难以持久,今岁末,明年初,必有捷报。”

    李世民这几句话算是面面俱到,点出的几位将领,两个是秦王一脉,一个是东宫嫡系,还有一个深得李渊信重。

    李渊再不迟疑,缓缓颔首,“便如此回复,罢攻马邑,许议和。”

    人家突厥大军并苑君璋所部猛攻马邑都快一个月了,怎么可能轻易退军这等于是说,李渊婉转的拒绝了颉利可汗的议和。

    裴世矩右手动了动,触碰到袖子里的那份奏折能不能让李善从代县滚蛋,他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如果李善能长久的留在代县,朝廷与突厥议和,那李善岂不是逍遥自在只要不议和,即使今年突厥不攻打雁门,明年必定大军压境。

    将手中的国书放下,李渊面色变得有些严峻,“高迁自多年前游历河东,久在朕左右,擒杀高君雅、王威,高迁颇有功劳不料此战葬送万余大军于塞外。”

    李渊顿了顿,意味深长的看向李世民,“二郎,高迁当如何定罪”

    李世民深深吸了口气,“攻关中,定长安,江夏郡公力战有功,名列太原元谋功臣,当不论死。”

    “不论死”李渊嘿嘿笑了笑。

    的确有这么一条,太原元谋功臣十七人,秦王、裴寂、刘文静恕二死,其余十四人恕一死其实挺扯淡的,刘文静也没谋反的实际举动和证据,还不是被一刀剁了。

    换句话说,李世民的建议是,除爵罢官,但不论死。

    相向而坐的李建成正要开口,却听见对面的李世民继续说“但此战疑点颇多,尚需详查,父亲可斟酌处置。”

    这次不仅是李渊、李建成了,殿内众人无不讶然这么好的机会,秦王是吃错药了吗

    李世民平静的看向眼珠子都快瞪出来的李建成大哥,不是我心软,有了李高迁襄助,李善更能全面掌控雁门啊。

    更何况,无论如何,李高迁毕竟兵败塞外,葬送大军,甚至是弃军先逃再难身登高位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