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5章 红媒难做(第1/2页)

    因为担心被杜钦识破自己的伎俩,包拯走到杜钦的跟前,故意压低声音,做出神秘状。

    “小皇爷,这笔账你可要算好了,拿回扇坠之后,宋掌柜交给你的是一千两,而包某人所要拿出来的是两千两,孰薄孰厚,小皇爷不用我来提醒吧。”

    杜钦的脑袋乱成了一团麻,这位小皇爷残存的东西和自己所带来的东西掺和在一起,一时间搞得他头都大了。

    总觉得哪里不对,可是又找不到错在哪里。

    “小皇爷,今日早朝马上就要开始了,若耽搁了领旨,你和我”包拯故意在杜钦的眼前做了一个被砍头的姿势。

    杜钦的身子一震。

    也许是人穷志短,杜钦觉得在这黑皮跟前,自己都失去了以往的气势。

    包拯不给杜钦留下思考的时间,加快语速说道,“这金殿可非比皇上的御书房,你我皆是臣子,稍有忤逆,都会立马掉脑袋。小皇爷,快做决定吧,迟了,可就来不及了。”

    杜钦迟迟疑疑地站起来。

    “快去研磨,耽搁了上朝时间,我们所有人都会没命。”包拯连忙催促梅儿。

    梅儿自然不知道这其中的事情,见小皇爷犹豫,也有些迟疑。

    “小皇爷,梅儿去研磨了”

    “去吧。”

    梅儿回头回脑地走进客厅里去了。

    拿到了杜钦写好的字据,包拯如获至宝。

    滴血鸳鸯石可是世间至宝,如果小皇爷的扇坠果是真的,自己的这一笔可是赚大了。就算是假的也没关系,自己可以随时撕毁这字据,到那时,叫苦的可就是宋掌柜了。

    那些轿夫已经都跑光了,万般无奈的杜钦只好和包拯挤在同一乘轿子里。

    天色还早,路上除了几个赶着去参加早朝的官员以外,几乎看不到行人。

    从下轿的午朝门到等候觐见皇帝的朝房,大概还有四五百米的距离,各色官服拥挤在这里,嘈杂得杜钦头疼。

    小皇爷的部分记忆慢慢占据了头脑里的大半个空间,杜钦认出了其中的几名官员。

    一个叫陈垠的户部官员向杜钦走过来。

    这陈垠三十几岁年纪,细眉朗目,宽额方脸,一副精明强干的样子。

    他是和包拯同期省试的进士,新近才调入京城。

    北宋时期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州试和省试,只有在省试之中脱颖而出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踏入仕途。

    杜钦记得这个陈垠,不过,却只限于他的官职,至于其他的却是一片模糊。

    “下官参见小皇爷。”陈垠老远就打起招呼。

    其实,所有人都认识这位小皇爷,只是这些人都知道他的脾气古怪,蛮横无理,依仗皇家权势经常胡作非为,各级官员唯恐避之不及,如陈垠这般主动上来说话的,实在是少得可怜。

    杜钦当然也不希望大家过来,万一被哪个多长了眼睛的家伙识破自己的身份,岂不是更糟。

    “陈侍郎不必客套。”杜钦摆了摆手。

    “小皇爷德蒙先帝恩准,无事不必早朝,今日忽然移驾至此,敢是出了什么事情”这陈垠颇不识趣,问道。

    杜钦看了一眼包拯,发现他不停地对着自己眨眼,示意他不要吐露监察御史的事情。

    “本皇爷闲来无事,兴致所致,前来见一见我的皇孙儿。”

    敢于在这朝房之中,如此轻呼皇帝的,整个北宋时期,估计也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