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83章 卿大夫福利(第2/2页)

    。”

    “此等谷禄制,怕是会逼走不少的官吏士子”

    “大王明鉴”

    以申息、被离为首的老世族大臣,立马站起身,请求庆忌收回成命,不必以谷禄制取代田邑制。

    他们倒不是纯粹是为自己的切身利益考虑。

    因为吴国的老世族大臣,基本上都拥有自己的食邑。

    过去是封地,不过现在碍于庆忌的诏令,都已经以食邑来取代封地。

    话虽如此,老世族大臣们对于所谓的田邑,实际上也不太看重。

    不过,谁愿意让自己的利益受损

    在他们看来,现在的大王是一个十分“抠门”的人。

    为了加强集权,取缔封地且不说,现在竟然连官吏们的田邑都夺走,让他们不能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遗产。

    这就说不过去

    “二三子,尔等所言,寡人认为,不无道理。”

    庆忌显得很是澹定。

    显然,他早有对策

    “寡人当为诸位公卿大夫谋福祉。”

    “若卒于任上,或年过六十致仕者,三公赐钱百万,田邑百顷,九卿赐钱五十万,田邑五十顷。”

    “以此类推,可赏钱及田邑,另得玉、帛、布等物之赏赐。”

    一听这话,群臣都为之面面相觑。

    这对于他们而言,似乎是大有裨益的。

    如果活不到六十岁,告老还乡,也可以死在任上,一样能给后人留下遗产。

    庆忌想得是真的周到。

    这一回,庆忌没有选择一刀切,而是慢慢来。

    这官吏们最后的遗产,固然被砍掉五分之一。

    不过,国家却能以钱财或珍贵的东西来弥补。

    聊胜于无

    “另外”

    庆忌又环视一周,看着陛台下的群臣,缓声道“关于岭南六郡之官吏,保留田邑,并行谷禄制”

    “大王英明”

    群臣山呼道。

    庆忌此举,无疑是为了鼓励更多的士子到岭南六郡走马上任。

    毕竟,岭南六郡属于荒僻之所,不毛之地,需要许多人力去开拓。

    宫塾。

    此时,庆忌正在一众内侍、宫女的簇拥下,走在宫塾的过道上。

    这座宫塾当中的学子,自然都是庆忌的儿子们,吴国的诸公子。

    庆忌为栽培自己的下一代,也是良苦用心。

    宫塾先生的配置是极高的,基本上是“帝师”的标准。

    太师太宰、太傅孙凭、太保晏婴,以及偶尔来教学的大行令孔丘,那一个声名显赫,闻达于诸侯的宗师级人物

    在这么多大宗师的教导之下,只要不是痴儿,一般来说都会出类拔萃。

    至少比普通的贵族更有出息

    庆忌走在宫塾的过道上,传来的并不是朗朗读书声,而是一片静默。

    因为庆忌之前就吩咐晏婴,负责主持一次诸公子的考试。

    考试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默写一篇数百字的文章。

    或是填空题。

    主要是从尚书、易经、礼记等着作选取。,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