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94章 百家学术争鸣(第1/2页)

    当老子与孔丘从稷下学宫返回府上的时候,就听见家宰说庆忌登门拜访,还跟胡女朱蒂厮混在一起,相谈甚欢。

    二人来到书屋之外,隔着大老远的,就被门口站岗的宿卫阻挡下来。

    听着书屋里发出的那种惹人无限遐想的惨叫声,孔丘与老子对视一眼,脸色都有些莫名其妙。

    老子捋须一笑道“年轻就是好。”

    朱蒂是真的开放

    翌日清晨,庆忌顶着一双浓浓的黑眼圈,捂着自己的后腰,一步一顿的离开书屋。

    原本是想拜访一下老子的,可是想到自己现在的模样,庆忌只能暂且作罢。

    毕竟跟朱蒂折腾了一宿,即便庆忌的体魄足够强健,也是有些遭不住。

    还好,他终究是征服了朱蒂。

    朱蒂已经晕厥过去,半死不活的,不过庆忌肯定她还是活着的。

    差点节操不保

    庆忌的心里有一些感慨。

    不过他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朱蒂已经答应为庆忌整理出自己在西方到中土这一路的所见所闻。

    编撰成风俗志,而且绘制成完整的地图,交给庆忌。

    庆忌固然是想赠予朱蒂一千两黄金,聊表心意,让她自己去做生意。

    只是,朱蒂貌似已经赖上了庆忌,分文不取。

    但,朱蒂需要庆忌日后资助自己开辟丝绸之路。

    这个女人也有一定的野心。

    区区一千两黄金,朱蒂还看不上。

    有庆忌作为靠山,朱蒂岂不是守着一座大金山

    她又不蠢

    看庆忌的样子,对于丝绸之路,明显是感兴趣的。

    “这女人,第一次都那么勐。看来寡人要再锻炼一下”

    嘴里这样都囔着的庆忌,已经离开孔丘的府邸,直奔吴王宫而去。

    翌日,在金陵城外紫金山,稷下学宫,一场盛大的辩论会,正在召开。

    吴国的稷下学宫是一个综合性的学宫,类似于现代的大学,最高学府,又名“国子监”。

    稷下学宫囊括政学院、医学院、工学院、兵学院、商学院等等。

    这其中,政学院的学子最多,囊括儒、道、法、名等各家之学。

    每一座学院都有不少的士子。

    吴王庆忌倡导百家争鸣,吴国的公卿大夫当中。

    大行令孔丘担任政学院的“祭酒”,为学院之长,同时,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廷尉伯噽作为名家的代表人物,长于辩论之道。

    大司马孙武作为兵家的代表人物,长于行军作战之道。

    太宰计然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长于治国之道无为而治。

    治粟内史范蠡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长于法治建设之道。

    同时,范蠡还是商学院的“祭酒”。

    太医令扁鹊作为医家的代表人物,同时担任医学院的“祭酒”。

    大工令干将作为工学院的“祭酒”,代表的是墨家。

    当然,现在并没有墨家,现在干将就自成一派,以“匠家”闻名于世。

    这些都是庆忌自己推出来的。

    实际上每个人的学术颇杂,相互交融,相互学习。

    就跟范蠡一样。

    范蠡精通道家之学,又兼顾儒、法,自己还能带兵打仗,经商治国

    总的来说,现在的吴国属于“百家争鸣”,学术十分的鼎盛。

    就连老子那样的人物都被稷下学宫这种浓厚的学
    (本章未完,请翻页)